一天,乡下的老父亲在电话里和我说,村里又有“稀奇事”了:要盖一座养老院,盖好后专门给老年人住!从电话里,我明显感受到老人家的喜悦之情。
承蒙上苍眷顾,今年已进入85岁耄耋之年的老父亲,与同龄人相比,身体还算硬朗。当然,这主要得益于父亲终生勤劳的本色。他老人家常说:“活动活动,人活着就要动,不动那就情况不好了。”
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父亲,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见证过风云变幻,经历过人世间的一些沧桑变迁。至今依然在乡下老家生活,依然做着一些简单的农活。
淳朴如泥土般的老父亲,近些年来深切感受到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实惠,亲历了许多的“稀奇事”……
做梦都没想到的“稀奇事”:老农民也领“退休金”
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在思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问题。
自2010年起,凡年满60周岁的农业户口的老人,每个月都可领取60元的养老金。虽然,这点钱并不多,但此举却让千千万万的农村老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曙光。
2012年,一项名为“新农保”的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在中国部分农村试点。即,持有农业户口的高龄老人,可一次性交纳2万至3万多元的养老金,便可于次月起每月领取5、6百元不等的“养老金”,一直到老。
得知此讯,我便帮助父母办理了一份“新农保”。办理后的第二个月,父母每人果真就领到了社保局发放的五百多元的“退休金”。
当年迈的父母手里拿着自己人生的第一张存折,看着存折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时,老父亲激动不已。老实巴交的他,说不出什么“闪光的语言”,只是小心翼翼地将存折收好,放在箱底。种了半个多世纪的地,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可以说,老父亲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自己年近80高龄之际,居然还能领到属于自己的“退休金”!那种喜悦之情,难以想象……
几十年来,在农民眼里,老了能够领退休金的,只是那些“吃国家粮”的国家干部或者具有城市户口的“城里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居然也能领到“退休金”!可以说连做梦都不敢想,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然而,时代不同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居然就奇迹般地在手心里攥着。
于是,父母亲有了退休金的“特殊待遇”成了村里的新闻,一度成为村里左邻右舍谈论的话题。朴实得如土地一样的父母亲,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每月有了几百块的“退休金”,在老家的农村,简单的温饱生活基本有了保障。然而,劳动惯了的父亲并未因此坐享其成,依然一如既往地在那块他熟悉的土地上耕耘着……
五六年来,老爸老妈的退休金,陆续上调了八、九次。到2018年4月,父母每人每月已能领取1600多元。这笔收入,在城里也许不值一提,但对于生活在乡下农村的人而言,已经相当不错,基本衣食无忧了。
梦想成真的“稀奇事”:住进自家的新砖房
伴随着党的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老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近些年,村里有许多人家都盖起了新房子。
家里现在父母住的,是以前的土木结构的房子,住了二十几年,到处有空隙裂缝,而且交通也不便利。老父亲几次和我提及考虑盖新房的事,我也一直在酝酿着,要设法改善父母的居住条件。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连续十余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农”字当先。由此可见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矢志不渝。
各种惠农政策,陆续出台,逐步推广。中国的亿万农民,伴随着一阵阵新时期的改革春风,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断改善着自己的生活,不断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最近两三年,随着政府“幸福乡村”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推广,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强力推进,中央财政大力扶持,当地政府积极帮助,许多村民告别了土坯房,纷纷建盖起了红砖房、小洋楼,自来水、电视、冰箱、手机等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农民逐步在向城市人的生活靠近。
2017年上半年,在我的大力支持下,家里拿出这些年勤劳节俭的所有积蓄,同时向银行、亲朋好友借了一些钱,历尽艰辛,终于建盖了一幢两层楼的新砖房。
建房期间,老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去看看,我们也劝不住。老人家这里交待一句,那边提醒一声,有时还亲自上阵,力所能及地搭把手。
我知道,老人家一方面是不放心,但更多的是心里高兴。他想亲眼看着,深藏心底多年的梦想,是如何一砖一石地浇筑起来的……
不可思议的“稀奇事”:政府帮特困户盖新房
在农村,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每个村都会有几家特别穷困的人家。日子的艰难程度,超乎想像。
2017年,村里的那几户大家公认的、特别贫困的人家,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协调努力下,政府出资帮他们盖起了新砖房。特困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过年前破天荒地,住进了结实、敞亮的新房子。逢年过节时,政府还会给村里的那些特困户送来大米、面粉、油等生活日用品。
和其他村民一样,老父亲对此也是感慨万端:“现在,政府对老百姓真的是太好了!连那些最穷的人,政府都会来关心了!活了这么大岁数,我是头一次见。”
十九大的春风,劲吹中国大地。消除绝对贫困,大力扶贫攻坚,是十九大的一个重要课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
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扶贫攻坚战略的强力推进下,老家的公路修了一条又一条。现在,连村里的主要通道,都变成了水泥路。部分人员集中的区域,还有了路灯、健身器材等设施。几乎每年,村里都会有人盖新房子,很多人家还买了汽车。
这一系列的惠民举措,让广大农民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让广大农民口耳相传、交口称赞。
让人竖大拇指的“稀奇事”:反腐败抓贪官大快人心
“真没想到,专项治理这么厉害?这么快就把钱退给我们了!”
2018年5月,邻村召开了一个案件通报会。在会上,村民们听到了村小组原组长、副组长违纪案件的通报,并当场收到了清退的违纪款5万元。这事像长了腿一样,迅速在各村寨传播开来,村民们议论纷纷。
村民们说的“专项治理”就是从2017年底以来,云南省开展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多年来,一些基层干部欺上瞒下、飞扬跋扈侵占公众利益的行为,让老百姓深恶痛绝,却敢怒不敢言。各种腐败分子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不言而喻。老百姓对“反腐”的呼声,也非常强烈,积力拥护。
村民们从电视和各种媒介上得知,党中央大刀阔斧、强力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以及反腐取得的成效。党中央既打“老虎”,也拍“苍蝇”的举措,让老百姓拍手叫好。各种违法乱纪的贪官污吏,先后被查被抓。政风明显扭转,党的形象得到巩固。
作为中国最普通的一个底层百姓,老父亲由衷地感叹到:“这届政府的领导敢于反腐败、抓贪官,了不起啊!”
在老人家看来,这几年因为党中央反腐败得力,各种官员的态度都比以前好多了。不管是镇上的官员,还里村里的干部,感觉说话办事比以前客气多了。
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虽然简简单单、平平淡淡,但父母亲都感到很满足、很幸福了。老父亲经常说:“现在国家的政策真的是越来越好了,这辈子能赶上这些,够享福的了,也知足了!”
生活在新时代,老父亲亲历的“稀奇事”,一桩接着一桩。我们有理由相信,类似的“稀奇事”,还会继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