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文艺工作者“打铁必须自身硬”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委组织部 江青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而文艺、社科工作者正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工程师”。“打铁必须自身硬”,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者承担着培根铸魂、凝聚人心的重要责任,做着启迪思想、引领风气、温润心灵的重要工作,就必须保证自身在政治、品德、技艺等方面全方位过硬,进而创作出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优秀作品,才不负岗位使命。

  文艺、社科工作者的心要是“红色”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社会生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社会思潮日趋纷纭杂扰。在改革开放迈向“深水区”、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的大环境下,凝聚共识尤为重要。凝聚共识往哪里聚?往“红色旗帜”下聚。文艺、社科工作者作为凝聚共识的重要力量,首先自己的内心要是“红色”的,要旗帜鲜明、信仰坚定,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不忘初心、牢记历史,要铭记我们的旗帜是什么染红的,不能被轻歌曼舞所误,不能“隔江犹唱后庭花”;要学做合一、知行合一,把“红色”基因注入到文化文艺作品的骨肉血液之中。

  文艺、社科工作者心里要装着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文艺、社科工作者要“抒写人民”“歌唱人民”,心里就必须装着人民,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致力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致力于以精神食粮推动人民朝着幸福努力奋斗;要跟党员干部一样“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细察民生冷暖;要替人民“发声”,要创作出反映人民人生百态、现实疾苦和幸福生活等文艺作品。

  文艺、社科工作者要深谙“时代之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就要求文艺、社科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代同行”,要善于聆听“时代之音”、描绘“时代之画”、回答“时代之问”。当今中国正处于国家和民族和平崛起的机遇之中,处于国际国内环境纷繁复杂的挑战之中,处于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革之中……文艺、社科工作者唯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悉心感悟时代巨变、紧紧跟随时代步伐,才能深谙“时代之韵”,进而创作出契合“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

  文艺、社科工作者要艺馨德更馨。近年来,明星吸毒、出轨、逃税、论文造假等乱象层出不穷,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社科工作者“德艺双馨,以德为先”的要求正是在这种“主流与乱象共存”的背景下提出的。文艺、社科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和作品的枝叶细节都流露出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价值取向,对社会影响巨大。所以文艺、社科工作者不仅要有精深的艺术造诣,更要涵养“严私德、守公德、讲艺德、明大德”的德行品格。要情操高尚、严以律己、慎微慎欲,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公共形象,兢兢业业奉献于艺术创作,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兴旺富强而不懈奋斗。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3-6 08:43 收藏 阅读人次:3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