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让那一抹鲜绿常在

重庆市忠县教育委员会 秦亚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1979年2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阳春三月,大地复苏,春意盎然,恰是植树的好时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一年一度的植树节让春意更浓,让大地更绿,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贡献力量,奉献绿色,争做绿色使者。

  绿色常在,千秋万代。古往今来,固有众多仁人志士崇尚植树造林。古有三国东吴名医“种杏治病”,唐代文成公主“思乡植柳”。今有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下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株”。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先生倡导植树造林,提出“中国欲强,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老党员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里植树造林5.6万亩,且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植树造林乃是发展之要策、惠民之善举,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绿色常在,改善生态。绿色乃生命的颜色,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之先决条件,故谋发展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山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已彻底征服了传统认识“自然资源无偿”论。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提出:“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绿色发展其内涵就是:推进绿色惠民。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

  绿色常在,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既是环境的消费者,又是环境的塑造者,必须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对待自然,牢固树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新理念,彻底摒弃“人是自然的主人”的传统观念。习近平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天才会更蓝,地才会更绿,水才会更清,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布人:秦亚强 发布时间:2019-3-11 16:14 收藏 阅读人次:15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