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四川青神:脱贫攻坚路上的夫妻档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委组织部 张良 刘桥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脱贫攻坚,念兹在兹,唯此为大。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在四川省青神县有这样一个群体——脱贫攻坚路上的夫妻档,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脚沾泥土、沉淀真情、倾情奉献,同向同行、同心同德携手决战贫困,书写好“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份时代答卷。

  一夫妻两书记,产业扶贫鼓起群众“钱袋子”

  扶贫攻坚战打响后,青神县加强脱贫攻坚贫困村“五个一”、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力量管理,行政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从眉山市青神县农牧局派驻到白果乡白云村的高强和从青神县公安局派驻到河坝子镇杨店村的陈桂蓉是其中比较受关注的两位“第一书记”。因为,他们有着和其他“第一书记”不一样的联系——他们是夫妻。

  “祝华贵,你家喂猪搞点养殖怎么样?”“哎哟!饲料贵得很,买不起哦!”“种椪柑呢?”“哎!身体不好,干不动体力活!”“那进城务工呢?”“文化低了,没得人要哦!”……面对贫困户祝华贵油盐不进的态度,高强不但没有放弃,反倒激发了骨子里“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倔脾气。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祝华贵家便成了高强每天必到的工作地点之一,与其进行思想交流和促膝谈心,祝华贵的思想和生活都发生了彻底改变:新建住房100平方米、猪圈50多平方米,开始养猪、养羊。2016年,养猪净收益达1.2万元,并产下10多头猪仔,建成20多亩的椪柑种植园。村里的祝大爷,对高强竖起大姆指说:“高书记,华贵儿这样的人你都能让他改变,真是不简单!”

  作为第一批脱贫的贫困户,祝华贵的事例在其他贫困户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坚定了高强“舍小家顾大家”的信念:白云村基础设施薄弱,就跑项目找资金;群众没技术,就组建服务队,赠书籍、搞培训;村里支柱产业薄弱,就探索种养结合方式。短短两年时间,开展培训30余次,培训群众2000余人,培育种植能手20余人,建成标准果园3个,全村新增椪柑种植面积1000余亩,实现了贫困户“家家有果园,户户有产业”,帮助祝华贵、祝秀花等一大批贫困户,走上了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路子。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妻子撸起袖子加油干,抓产业、补短板、强弱项,“点对点”产业帮扶,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针对产业散小弱、群众增收难的实际,她引导成立农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业,带领杨店村新植椪柑500余亩、猕猴桃30余亩。同时,指导和帮助村两委与农户建立了“电商+微信”销售平台,通过树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技术指导加产业引导,将蔬菜、家禽、蛋类等农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提升了贫困村“亲戚”幸福指数,市级贫困村杨店村成功“摘帽”。

  “从我们举手宣誓时起,我们的一切就应该属于这片美丽的土地。”《百姓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是高强和妻子的民情日记,得到了省委领导的批示,也是夫妻俩对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扶贫纪实知行合一的最好诠释。

  携手援彝爱洒昭觉,智慧扶贫让群众脑袋富起来

  2018年6月,青神县在卫健、农牧、教育、财政等行业系统专业人才库中选派18名优秀干部赴凉山深度贫困地区助力脱贫攻坚,从青神县林业局选派到凉山州昭觉县特布洛乡呷租卡哈村的雷昆,和刚离开援藏工作岗位就径直把讲台搬到特布洛乡的青神县学道街小学教师蹇玉平是援彝干部中唯一一对夫妻。

  “喂,昆妹子哇,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转正了,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接到尔吉木呷的报喜电话,初入尔吉木呷家的情形又浮现在雷昆眼前:土墙房子,又低又矮,几个孩子身着单衣蜷缩在墙角……“大哥,你要出去找活干啊,不能成天呆在家里”“大哥,我的同学在广东佛山的一家制衣厂上班待遇还不错”……为了改变尔吉木呷的懒惰思想和贫困现状,雷昆记不清为他做了多少次思想工作,提供了多少条就业信息,最终帮助夫妻俩在福建的一家电子厂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两个孩子也安排在当地学校就读,2018年底老家也建起了新房。

  年轻人不愿出去打工,在家无所事事,吃饭席地而坐,手取而食……这是初入呷租卡哈村的第一印象。短短一个月,雷昆便克服交通不便、语言不畅等诸多困难,走访足迹就几乎遍布呷租卡哈村的每个角落,先后走访了所有在家的22户贫困户和29户已自发搬迁农户,确定了扶贫先扶志的工作思路,“卡沙沙(谢谢)”“瓦吉瓦(非常好)”等常用彝语也能脱口而出。在仅8个月的援彝日子里,雷昆为村民募捐衣物200余件,集中开展思想、政策宣讲9场,帮助45位青壮年找到工作,5户村民盖起了新房,村民生活习惯极大改善,吃饭都用上了碗筷……

  同乡支教的丈夫蹇玉平担任乡中心小学学前班普通话教学,班上112人,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13岁。孩子们不会汉语,每天只能用动作配合普通话和孩子们交流,一堂课下来,常常是身心疲惫。即便如此,一有空闲他就会陪同妻子走访调研,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呷租卡哈村贫困户的“贫困意识”进一步淡化,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得到极大增强。

  索玛花开,一路芬芳。夫妻俩表示,在援彝道路上,将当“主人”不当“客人”,当“干将”不当“看客”,书写“风雪书写大爱、高原见证忠诚”的别样精彩。

  一人奉献全家来援,精准扶贫同奔小康路

  阿坝州金川县第五批援藏干部中有一个小家庭,徐俊和妻子陈丹一家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人奉献全家来援,将藏区人民视作亲人的援藏干部优秀风采。两年前,阿坝州金川县迎来了第四批眉山市援藏干部,徐俊就是其中的一员。2017年5月,徐俊主动向组织申请下乡驻村锻炼,任金川县咯尔乡党委副书记、金川县独松乡嘎伍岭村第一书记。两年的援藏工作结束后,徐俊再次申请留在金川成为眉山市第五批援藏干部。

  “徐书记来了嘎伍岭之后,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吃住在村上,做起事来甚至命都不要。”嘎伍岭村村委会主任王福国这样说,一次徐书记在与贫困户董富贵交心后已是晚上8点,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由于一直牵挂着宿舍里快要完成的全村2017—2019发展规划,冒雨赶回宿舍发起了高烧,但第二天早上7点,当他接到村里道路塌方的电话,顾不得去医院看病,又火速赶往受灾点,带领村、组干部和党员同志一道抢修塌方道路,经过一上午抢险自救,道路被疏通了,而他却累倒在了地上……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徐俊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坚持蹲点走访贫困户,记好民情日记,抓好村级环境治理。坚持“修路治水调结构、基层治理纯民风”工作思路,向援建工作组提出金眉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用生态观点综合平衡畜禽发展等精准帮扶建议9条,落实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新建村道等精准帮扶项目5个,涉及资金400多万元,打造红脆李种植基地300亩,林下白芪中药材100亩,栽植铁皮石斛2万余株,带动当地45户145名老百姓年均纯收入增加2000余元。

  一人奉献全家来援有苦有乐。阿坝州金川县海拔高、温差大、紫外线强,远在30多公里外金川县城的妻子陈丹和儿子苦中作乐,也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生活。雪域高原缺氧不缺志,各司其职,不胜不休不脱钩。在金川县中学任教期间,陈丹将总结的青神县骨干教师先进教学经验和学生们学习的好方法,无私地与金川中学师生分享,通过自己的力量为金川教育事业做贡献。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在脱贫攻坚路上,青神的夫妻档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相互鼓励、相互支持,视帮扶地贫困群众为家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展示了青神脱贫攻坚干部优秀风采!
发布人:12371网友rrevwe 发布时间:2019-3-12 19:53 收藏 阅读人次:378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