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3.15:我们一起来看“信”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王梦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3.15”是个特殊的日子,它不是节日却备受关注,甚至拥有一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大型公益晚会。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始于1983年,自1997年起,中国消费者协会每年都会设置一个特定的“年主题”,并围绕该主题开展工作,2019年的主题为“信用让消费更放心”。“信用”二字一次又一次以“霸气”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就连“年主题”也由它“领跑”。

  《论语·为政》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的价值不可估量,在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今天,我们不妨借着3.15的“东风”,从“消费维权年主题”谈起,一同探索“信”的现实意义。

  “信”是为人处世之本。根据《说文解字》的释义:“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此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分而观之,一能看出“人”需诚,二能看出“言”要实,合而论之,则是做“言”出必行的“人”。在古人看来,信用对人极为重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问当中,“为人谋”和“与朋友交”都与个人信用密切相关,反思是否做到忠实守信应成为省身克己的必要环节。时至今日,信用依然是评价人品的重要依据。全国“两会”期间,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用“丈母娘挑女婿都要用征信报告”这个生动的案例来说明信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当下,“让失信者多吃苦头给守信者更多甜头”也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率先垂范、言信行果,维护好立身之本。

  “信”是创业守业之道。“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的古训,无论是什么行业,立业与守业的“秘方”里均少不了“信”这一味“良药”。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如今,“身份证”不再是人的专属品,随着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当于机构的“身份证号”,信用记录的查询更加方便。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信用中国”网站的开设,震慑了各种严重失信行为。制假售假、酒店卫生、疫苗调包等涉及诚信缺失甚至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都难逃道德的审判与法律的制裁。在重信守信环境下,只有将信用前置,才能创得出业、守得住业。

  “信”是治国理政之要。《左传》中将“信”称为“国之宝”。作为“国宝”,信用在外交上发挥较大作用,而其对内作用也不可忽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凝聚民心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前提,取信于民是凝聚民心的前提。“民无信不立”,如果一个国家不被人民群众信任,那么“信任危机”终将演变为“生存危机”。信用既是个人品格,也是国家责任;信用既是落在政府文件上的红章,也是印在国家名片上的标志。郑端在《政学录》中有这样的论述:“与民信,则不疑而事可集矣。期会必如其约,无因冗暂违;告谕必如其言,无因事暂改。”如今的领导干部也应对此有所领悟,在同群众打交道时要言而有信,做到事务再忙也不轻易“爽约”,任务再难也不随意“变卦”。更重要的是,做到“行之始必要之终”,像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一样,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发布人:maggiewmq 发布时间:2019-3-14 14:04 收藏 阅读人次:339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