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让敢于担当成为新时代的干部“标配”

辽宁省辽阳市委组织部 张十成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既扎紧了严格干部选任工作的制度笼子,更彰显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我们应尽快释放新《条例》的制度威力和措施活力,加快破解“不敢、不愿、不想、不会”问题,让敢于担当成为新时代的干部“标配”。

  破解“不敢”的顾虑。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确有干部存有“不敢”的顾虑,害怕出错问责,不敢突破惯例、超越本本;害怕误解非议,不敢张扬个性、冒尖出头;害怕丢掉选票,不敢触及矛盾、动真碰硬等。破解干部“不敢”的顾虑,要为改革者吃下“定心丸”,加快出台容错纠错办法,细化认定主体、范围边界、工作程序、结果运用等相关规定,筛选宣传容错纠错典型案例,消除后顾之忧、观望情绪。要为创新者“兜住底”,加快健全权责清单制度,权责均衡、利责对等,防止“领头羊”成为“替罪羊”,建立澄清保护机制,及时为受到诬告的干部澄清非议、消除影响。要为担当者“开绿灯”,加快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条件的优先考虑、大胆使用,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破解“不愿”的纠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面上简单热闹,必须跳出思维围墙,冲破利益羁绊。当前,个别干部进取动力不强,热衷“算小账”,不愿改变旧有体制;依赖“大锅饭”,不愿打破传统格局;只想“图太平”,不愿丢掉过去路子,患得患失、得过且过、慢条斯理,看似“改革疲劳”,实则利益纠结。破解干部“不愿”的纠结,要斩断“利益链”,深化党政群机构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让利益固守者“消肿”,让利益期待方“消气”。要打破“大锅饭”,完善实绩考核机制,推动考核指标进入内设结构、落在具体人头,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体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要拍醒“装睡人”,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对思想懈怠、不愿负责、不敢碰硬的干部,及时予以组织处理,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

  破解“不想”的迷茫。面对消化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党政机构改革后领导职数相对减少等因素,少数干部认为晋升无望,精神迷茫、情绪低落,振兴发展“事不关己”,自我封闭、安于现状。破解干部“不想”的迷茫,必须捅破“天花板”,及时铺开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担当作为、业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晋升职级,晋升职级不影响提拔使用,让干部“有盼头”“有奔头”。必须开通“快车道”,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打破隐性台阶,加快选拔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释放“鲶鱼效应”,扫除暮气沉沉。必须塑造“大格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干部“计利当计天下利”,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多思勤谋、善作善成。

  破解“不会”的恐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境界、需要担当,更需要过硬本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爬坡过坎关键期,一些干部不是不知道“加油干”的重要性、紧迫性,只是出现换挡焦虑、本领恐慌,“醒得早、起得晚”,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破解干部“不会”的恐慌,要助力干部“放眼量”,跳出干部教育培训观念、方法“自产自销”的局限,加大多领域干部交流,把“短期考察”转为“长期挂职”,深度开阔视野,“在水中学会游泳”。要压实锻炼“主战场”,健全基层实践锻炼的激励机制、退出机制、问责机制,消除单纯补经历的思想误区,解决“身在心不在”“时在时不在”问题,提高实践锻炼效果。要注入源头“新活水”。推进干部专业化建设,拓宽优秀干部选拔渠道,打破体制机制壁垒,盘活干部存量资源,把合适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发布人:不二江湖 发布时间:2019-3-18 17:38 收藏 阅读人次:2342

回复

1雨后天明发布时间:2019-3-19 10:22

注入源头“新活水”,把合适的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