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用好“四圈层”选出好干部

四川省荣县县委组织部 吴文根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深化对干部的日常了解,把功夫下在平时,考察工作时间之外道德品行的表现,了解考察对象生活圈、社交圈情况。”近日,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着眼拓展精准识人的手段,为选人用人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考准考实一个干部,就要全方位透视他的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全过程记实干部的现实表现,全息成像为干部精准“画像”。

  走进“工作圈”,在“一线”识准担当作为。干部干事创业的岗位在一线,其工作作风、精神状态、成事本领、为民情怀、境界格局尽收一线干部职工眼中。要建立完善近距离接触了解干部机制,走出机关,走进一线,在干部干事创业的“田间地头”识准其担当作为。要利用综合调研、专题调研、工作汇报和指导民主生活会、参加“三会一课”等近距离接触干部的机会,从实际工作推进中,从干部群众的闲聊口碑中,判断一个干部政治上成熟不成就、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实地查验干部工作成效。要经常性主动与干部开展谈心交流,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看其见识见解和政治能力;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情,看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看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看其能力水平和政治定力。

  走进“生活圈”,在“后院”识准人格操守。家庭是培养一个人思想、情感的重要场所,是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后院”。 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又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要健全完善“八小时以外”延伸考察机制,主动与干部交朋友,走进干部“生活圈”,在干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细枝末节中识准其人格操守。“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看其是否慎独慎初,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物欲所累,察其性情志趣。“祸起萧墙之患。”公权力一旦成为成“私人订制”,出事是早晚的事儿。要从干部父母妻儿的言谈中,看其私德操守、廉洁家风篱笆扎得牢不牢。要建立完善串家门访邻居进社区制度,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多维综合印证等方式,全面掌握干部生活中的真实情况。

  走进“朋友圈”,在“类聚”中识准为官修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清末名人曾国藩曾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人聚圈,圈映人,朋友圈就如一台显微镜,可辨查个人的道德品行、为官修为。要创新机制延伸干部考察半径,走进干部同学圈、亲友圈、同乡圈,看一看干部热衷于建立哪种圈子、结交哪类人员、与什么样的人交往甚密,从细微入手,识准干部“为官修养”。要看圈中人,查是否偏亲偏信、孤高寡助,是否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立山头。要听圈中论,兼听各方说辞,从朋友圈的“绰号”“雅称”“评头论足”中印证其官品、人品的优劣,能力、品性的高下。要察圈中事,看是否君子之交淡如水,公私分明,“亲”“清”可鉴。

  走进“社交圈”,在“足迹”中识准意志品质。“追求是一杆称,能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生活情趣、生活格调和生活品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要创新机制延伸干部考察半径,走进干部社交圈,在干部“足迹”常至的地方,观其行、察其私,看是否真正讲政治、懂规矩、守底线、靠得住、信得过。要关注干部平时的社交场合,看是否时常出入茶楼酒馆、赌博场所,是否沉溺于灯红酒绿、留恋声色犬马风月场合,还是经常同普通群众、先进模范、专家学者攀交,忘不了人民情怀和干事创业。要关注干部网上社交场合,看干部平时都在QQ群、微信群、微博群关心些什么、了解些什么,发表些什么,查是否有不雅志趣,是否发表不当言论,是否对不当言论随波逐流、听之任之。
发布人:根哥 发布时间:2019-3-21 17:39 收藏 阅读人次:379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