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让群众成为文艺发展的“真正主角”

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人民政府 许筠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关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寄语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我是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2018届大学生村官,驻村期间还挂靠镇文体服务中心,协助负责镇级文化宣传工作。半年多的工作经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寄语,对基层文艺发展有一些个人的感想。

  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基层文艺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像是沙漠深处的一股水流,为基层群众生活带来了不少变化,但仍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基层文化活动还不够丰富。活动主要集中在基层篮球赛、文艺汇演下乡、健身操、广场舞表演等。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后继无人。以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为例,南音社、南英诗社等红极一时的民间艺术社团,缺乏年轻力量的培养充实,民间艺术日渐式微。三是公共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足。近年来,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农家书屋建设、广播村村通等文化工程,但缺乏有效运作,文化阵地闲置、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群众切实需求出发,做好三方面文章。

  一、整合资源,让村民群众“乐起来”。利用节假日,在人员密集场所组织灯会、文艺演出,举办运动会、歌咏比赛、赛诗会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通过经常性、小型的文艺活动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二、创新传承,让文艺团体“多起来”。善于利用现有政策支持,扶持民办文艺团体发展,培育乡镇文化资源,扬长避短,保护与发展并存。促进传统与创新结合,例如近期刷屏微信朋友圈的《晋江》,在南音中加入“青年元素”。鼓励挖掘传统文化特色,创作可以表演的作品,成为当地特色文艺样式,也是一个农村文艺新境界。

  三、因地制宜,让乡村文化“活起来”。以村为重点,以村民为对象,维护好镇、村文化设施和场所,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乡镇文化站功能的同时,建立村级群众活动俱乐部,集活动文艺于一体。因地制宜完善文化设施,加强村级管理文艺阵地的意识。

  对优质文化艺术的追求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在广大农村地区也有广泛的需求,这也要求我们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加大保护传承发展力度,针对性开展相关的文艺活动,以丰富人们的日常文娱生活。如,英林独具特色的高甲戏“丑角”文化,排球文化,诗社文化等等,都亟需我们乡镇文化工作者注重挖掘特色,通过丰富的文艺活动,留住并丰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发布人:许筠钰 发布时间:2019-3-22 17:20 收藏 阅读人次:3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