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以“我将无我”成就基层干部“第一人称”

上海市黄浦区社建办 公韵涵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的人物身份出现,即“我”便为“第一人称”。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往往给读者以亲切真实的感受,笔触所至、情感切入,足以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作为扎根基层一线、直面群众需求的基层干部而言,也应有“第一人称”的代入感,以全情投入、舍我其谁的奋进姿态把握好为民服务工作的起伏“脉搏”。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回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正是为每名党员干部、每位基层人员干好事业、履职尽责给出了掷地有声、简洁有力的答案,值得每位基层干部想往与深思。

  来自人民、吾心为民,情怀始于“第一人称”。“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即便话语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辅助,仍然会有直抒胸臆、以情挚人、触动心灵的感觉,这源于其用情用心的效果。《庄子·齐物论》有云:“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大意是人的心为物质所奴役就会迷失自我,心有杂念便会患得患失。作为基层干部而言,倘若心中总是惦记着个人得失、仕途进步等“私心”,站在“小我”的狭隘角度,则难以实现夙夜为公、恪尽职守的思想境界。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群众关系度较大的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微更新”和拆违整治等工作时,更应该以一种“我将无我”的情怀为依托。不管是奔波于社区里弄还是在乡野村落,从百姓“热炕头”到居委活动室,从村委大讲堂到社区为民驿站,基层干部都应始终把为民的情怀放在首位,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记挂心头,始终不忘自己的公仆“身份”、为民“出身”、服务内涵,才能让为民情怀成为信仰,成为自身实干的依托与方向。

  依靠人民、问需于民,实践终于“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往往会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官冲击和心灵触动,仿佛自己也在经历了一个个场景、一桩桩事件,较强的“代入感”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做好基层工作,基层干部也需要经历一种较强“代入感”的时间过渡,方能达成“我将无我”的思想境界,实现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的华丽蜕变。刚入基层岗位,基层干部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有时也需要适时“借力”,通过协调分工、有序配合,与同事一起齐心协力去完成一项为民工作或实事工程,这时基层干部会有我参与其中的骄傲的“代入感”,强调“有我”的作用。然而在经历了基层事务磨练、挫折历练,一段时间之后,基层干部开始懂得要真正绘就出一幅基层治理的壮阔图景,还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支持与拥护,愈加融入到“无我”的广阔天地中去。尤其是在一些民生实事项目开始前、实施进程中及落定完成后,都需要做好民意征询工作,尤其还需把握好民众舆情、民意所向的细微变化,才能把每项工程都做到实处,以实践来夯实群众基础、赢得民心支持。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行之力则之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让“我将无我”成就基层干部的“第一人称”,以真情做序题字、以实干贯穿始终,用心用情用功书写可歌可泣的为民篇章,矢志不渝地践行不忘初心、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
发布人:童颜 发布时间:2019-3-25 15:39 收藏 阅读人次:4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