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遥望选调之路

重庆市九龙坡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黄浩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龙溪镇,大山深处,重庆市巫山、巫溪、奉节三县交界之地,静谧于长江支流大宁河畔,在唯一的陆路通道两巫路修通之前,河运便是进出龙溪的主要交通方式。

  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龙溪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大宁河上游重要的“港口”,大宁河支流长溪河恰又在此与其交汇,这里便成为了“运河时代”的港口小镇。以此,往来巫山、巫溪的行船在此歇脚补给,这里商贸渐进兴起,商贾云集,日渐“繁华”,彼时人称“小上海”,可见其热闹程度和重要性。陆路交通贯通修缮之后,巫山、巫溪之间便多了一条不再受汛期影响的通道,自此,“小上海”的地位日渐没落,港口小镇便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如今,漫步于龙溪古镇,依旧能感受到当时的“繁华”和“兴盛”,鳞次栉比的商业店铺比邻而居,邮局、医院、学校等斑驳的建筑也依旧向人们倾诉着它交通重镇的地位和繁华。

  而此,就是笔者毕业后的第一站,跨越直线1000公里的距离,从齐鲁大地来到重庆巫山的边陲“重镇”。

识途之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在报考选调之前,印象中的巫山只是巫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之一的重要一环,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走到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毕业伊始,收拾行囊,回家乡呆了仅一周时间,便又再次起程辗转火车、轮船来到长江上游、重庆东北门户巫山县,这个我曾经从未到过的“他乡”。踏上巫山江岸的那一刻,心绪纷繁,踌躇满志,终于,从一个“学生娃”迈上了人生的下一站,内心的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工作分配后,随车向目的地龙溪镇进发,进入大山腹地,看似平坦的公路在山间蜿蜒盘旋,直线30公里的距离,曲折行进了90余公里的路程,甚至还要绕行奉节、巫溪。终于体验了一次进山的感觉,终于尝试了一次真正的山路。傍晚时分,到达巫溪县边界,在山顶之上遥远望见镇政府所在的场镇驻地,山脚下、小河边、拥挤一团、很小一片,这就是我最初的感觉,这就是这个曾经的“繁华”之地给我最初的概念。

转变之路

  原本就内向而不善言辞的我,到了一个闭塞而沟通不便的地方,便更觉紧张不已、局促不安。“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小小的小镇驻地,甚至不如老家一个村子的大小,群山环伺更显清幽孤寂。在济南生活了四年,早已习惯了大城市的繁华和开阔,如今这里却极尽寂寥,如何转变认知,如何转变习惯,如何转变角色,都成为一道道隐形的障碍横亘眼前。

  好在,此时热情高涨,沉醉于就业的欢欣,一心急切地想要融入工作环境、了解风土人情,便也冲淡了担心和忧虑。随着对各项事物逐渐了解,也渐进融入到了工作之中。“初来乍到”但受到了亲切的对待,不通言语但受到了诸多关照,从“一窍不通”到慢慢熟悉,在周遭诸多的帮助下,一项项工作开展起来越发得心应手,便也更加欣喜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学生和工作,原来也并非不通,多学多做便是尽快转变的不二法门。

救灾之路

  南方的雨,总是要“凶猛”的多,前一刻晴空万里、烈日当空,下一秒乌云密布、暴雨倾盆。在到达龙溪之时,长溪河正在进行河堤整治,新修的河堤“理顺”了河水的流向,也让人们有了更好的休憩场所。一个月多后的一个周末,阴雨连绵,雨水渐渐灌满了不大的长溪河,也不断冲刷着新修的河堤。大山深处“起伏跌宕”、沟壑纵横,给各种地质灾害带来了可趁之机,此时太多的雨水可不是什么好事。果不其然,灾害接踵而至。山洪冲垮了河堤,冲走了卡车、挖掘机,冲断了进出龙溪唯一的陆路通道;泥石流淹没了房屋,掩埋了道路;滑坡造成房屋坍塌,农田损毁,河道淤积;堰塞湖危及下方群众,也极限考验着山体的承受能力。

  幸而,早已熟悉山区险情的领导干部深夜紧急联系各村社,撤离了危险区域群众。干部们被一批批派出营救、疏散群众,凌晨也依旧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几十年不遇的灾难锤炼着党员干部的党性和初心。最深刻的莫过于,深夜随领导和民警,沿着几近被咆哮山洪淹没的河堤,疏散正在缓慢滑坡山体上的群众。看着已经倾倒的树木灌丛,攀爬在已经开裂的山坡上,站在已经开裂的房屋里,心底的恐惧油然而生。

  断水、断电、断路、断通讯,边陲小镇又一次陷入闭塞。暴雨渐渐停息,水运复通,县里工作组进驻龙溪,全镇抢险救灾热火朝天开展起来。随工作组驻村救灾,也许是尽快熟悉当地民俗、方言、环境的最好的时刻,也是体验山区生活的最好机会,亦是融入工作最直接的方式。在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之间,断开的道路、撕裂的房屋、淹没的农田、淤积的山谷,都在诉说着天灾给这个山区小镇带来的重创和伤痛。查看灾情、走访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开展灾后重建,一切都让我对工作有了重新的认知,也让我感受到了大山人民不屈不挠的品性。

扶贫之路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日之暖。”不走进巫山,不知其山之大;不到龙溪,不知其贫之深。担任驻村干部,走访入户自然是工作常态,翻山越沟,寻找散居在山村里的大山住户,查访群众生产生活的现状。随着走访的深入,看到了这片山区真正贫困的一面。其心之痛,莫过于一幕幕的生死别离,生活之艰,又岂是我辈在学校所能了然?笔者自身家庭虽不富足,但也尚能饱暖,走进深山看到的贫困却也足以让人潸然泪下。一间房,就是一家人;两间屋,就是人畜共生之地;虽土坯墙早已斑驳破败,但也是就是安身立命之所。何为脱贫?或许对一些真正贫困的人来说,一盏电灯或许就是希望,顿顿饱饭也许就是满足。

  贫困,并非天灾人祸,也一定能被战胜。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巫山一直都把扶贫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懈的努力也在一点点改变着当地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大山深处的龙溪,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山坪塘的整治、村社道路的贯通、产业扶持的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水电的通达,在铺垫着发展的基础;科、教、文、卫、体各项政策的实施,让小康不必再只言吃饱穿暖。尚且不说荷包到底有多大程度的充盈,只看坝坝舞的扩散规模和范围便也可知晓一二人民生活改善的程度。

  现在,重庆巫山机场早已建成,高铁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四通八达的通道将给这一片大山带来更多的机遇,也将给世人展现这片大山独有的魅力。在漫山遍野层林尽染之时,大宁河水在入江口汇成的湖面上游船如织,三峡之美不仅只以红叶示人,上游的龙溪古镇也将焕发新姿。
发布人:黄浩恩 发布时间:2019-3-29 15:40 收藏 阅读人次:10651

回复

1凉月满天的围脖发布时间:2019-5-21 09:49

多学多做便是尽快转变的不二法门。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