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他们眼里有光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委组织部 陆烨菲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16年春天,尚未毕业的我迎来了组织部考察组的同志,短短半天的接触,那种淡定而从容的态度,严谨而高效的作风,尤其是那闪动着光芒的眼神,让我瞬间有了对组工干部的初印象: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自踏入工作岗位以来,我一直身在组工条线,身边的领导、同事,每天讨论最多的,不是家长里短,是工作;微信里聊天记录最多的,不是亲人,是同事。《无问西东》里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开导吴岭澜时曾说,“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组工干部“五加二”“白加黑”“8+X”是家常便饭,但我们的眼里却从没有“麻木的踏实”。记得在乡镇组织科时,我曾和领导“抱怨”说,“有时候真觉得泄劲,拼尽全力想让更多人变得更好,却感觉收效甚微,甚至还要落埋怨。”领导笑着对我说:“只要有一个人能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好,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看着他鬓角的白发,微有些佝偻的身形,我突然明白,组工干部眼里,有着纯粹信仰的光。

  我妈常问我,“你一整天都在忙什么,怎么天天都要加班?”我只能无奈地和她解释,组织条线是闲不住的条线,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组工常说,要牢记“进组织部门是为什么,到组织部门干什么,离开组织部门能留下什么”。组工干部身上都有一种特有的“倔”,那是顶真碰硬、自我加压的“倔”。组织工作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充满着新的方向、新的思路、新的环境,鞭策着我们时刻充满知识恐慌、本领危机。组工干部之所以人才辈出,正是因为我们始终保持着奋发有为的积极心态,始终寻求着高效便捷的工作方法,始终追寻着优化升级的创新模式。无论是组织学习教育,还是开展走访调研;无论是招引高层次人才,还是推进基层党建项目,每一天的我们,都处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中,向着“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目标,努力让自己成为“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复合型人才。在审视了自身、问过自己想要,并付诸行动去追求去坚守后,人生的光芒将永恒地闪耀。组工干部眼里,有着无悔奋斗的光。

  “小陆,这份材料我们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改的了”,“小陆,明天我们去村里开党员大会,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小陆,马上要组织一次专家企业行活动,你对接一下”,“小陆,最近的人事变动,该走的流程一个都不能少”……工作三年,不停闪动的QQ、微信,密密麻麻的通话记录,见证着我从一个组工新兵到一个业务“老手”的成长。远方多年未见的闺蜜到上海出差,邀我周末小聚两日,我看着日程本上满满的待办事项,无奈地发了个抱歉的表情。家中天然气告罄,只能麻烦年迈的祖父骑着“小电驴”帮我去充值,而他托我买的药,却在一次次的加班后来不及送到他手里。我常常在想,人们用“红梅”形容革命者的坚贞,用“天平”诠释执法者的公正,用“蜡烛”代指为人师者的奉献,那我们组工人用什么词语来描摹最合适呢?我想可能是阶梯吧。作为“管干部的干部”,正是我们的奉献,才为党选拔出一批批优秀干部,培养出一代代优秀党员,发掘出一个个优秀人才,组工干部眼里,有着甘为人梯的光。

  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的组织工作“新三年”已过,等待我用积淀换来“旧三年”,用打磨坚守“又三年”,无论今后身在何处,我的眼里,将和千千万万组工人一样,始终闪动着坚定不移的光芒。
发布人:翻译时光 发布时间:2019-4-3 11:59 收藏 阅读人次:358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