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996”背后的基层工作思考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王梦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期,“996“一词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掀起讨论浪潮的“工作996、生病ICU”戳中了许多劳动者的痛点,众多媒体和广大网友对工作日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996工作制”发表了各自的见解。然而,解释或质疑似乎都难以起到改变现状的作用,在“996”背后,我们要思考的是加班的意义在哪里,牺牲健康的成功是否值得,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更理想的生存状态。

       事实上,“996”所反映出的工作时间与工作量增加的问题不仅存在于企业中,不少奋斗在基层工作一线的人也同样面临此类问题,一些基层干部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5+2”“白加黑”。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我们的担当精神不能动摇、奋斗劲头不能减弱,而与此同时,也应当着眼于工作的提质增效,减少不必要的“996”,把必要的“996”用到实处。

       善用目标导向,让“苦干”意义非凡。目标导向就是当一个目标达成时,马上提出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并进入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以此来保持较高积极性。不断树立合理的阶段性目标,有利于形成正向激励,让干事创业者更有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于近日印发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为广大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提供了正向激励,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公务员晋升的“经络”,使基层干部的工作更有“奔头”,让更多人能安心服务基层。政策的生命在于落实,因而,充分利用目标导向,就是要让每一个埋头苦干的基层干部更有收获,让大家把肩上的担子扛得更稳,把必要的“996“干得没有怨言。

       强化结果导向,让“实干”蔚然成风。结果导向强调以结果的好坏评定事情的成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保证过程合规的前提下,结果应当成为评价基层工作的重点。不可否认,基层的“996”“5+2”“白加黑”中有一部分确实是不可避免甚至是十分必要的,但也应当反思,我们的时间是否真的全部用到了实处?重“痕”不重“绩”、考核过多过频、“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等形式主义问题,都曾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的到来吹响了“基层减负年”的号角,在考核评价工作时,只有将结果导向落到实处,才能将基层干部从不必要的“996”中“解救”出来,淡化基层干部的“黑眼圈”。

       坚持问题导向,让“巧干”卓有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实践与创新的起点。基层工作面广量大,存在各种问题与矛盾,只有尽最大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才能交出一张让人民满意的“答卷”。若要答好题目,基层干部既要会“审题”,也要会“解题“:主动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真实想法,摸清重点难点,瞄准问题的“靶子”;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先进做法,紧密联系实际,射出针对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子弹“。这样,基层工作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基层干部也将告别“无用功”,破解“996”的“死循环”。
发布人:maggiewmq 发布时间:2019-4-15 09:13 收藏 阅读人次:406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