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基层工作要“四定”

湖北省崇阳县委办公室 吴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16年7月,我通过考试成为湖北省选调生的一份子,怀揣梦想,从城市到农村,追逐星空和稻田,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者。回忆在基层的点点滴滴,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四定”。

      一是“定位”。在学校里,可以靠成绩、荣誉成为别人眼里的“学霸”,到了基层,我便是工作上初出茅庐的小吴。英语讲得再好,方言说不上两句,群众对你就少了些亲切感;字写得再漂亮,接个电话记得眉目全无,事情就难以汇报清楚。因此,刚到乡镇党政办的第一天,我显得难以适从,不知道从何做起。于是,心里便给自己设置了“定位”,做一名学徒,向同事、老干部、领导学;做一名晚辈,向群众们学。有一次,一位老人家一脸着急过来党政办,用方言讲话声音特别大,我惯性地认为是来找民政办工作人员的,直接单手一指,说了一句“出门左转就是民政办”。他好像似懂非懂就走了。我心里还以为自己又完成了一件服务群众的好事,有点得意。中午吃饭的时候,民政办的同事说,今天上午有个老人家到民政办问这里是不是厕所,把他搞得莫名其妙,然后他自己把老人家带到党政办旁边的厕所。听到这里,我脸红到了耳根,原来自己的不用心、自以为是不仅没办成好事,还可能给群众带来不便,留下干部不可信的印象。

      二是“定心”。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基层留不住年轻人。这个说法容易被很多年轻人误解成基层只是“中转站”,出现想快点离开的想法。我所在的乡镇从县城到乡政府需要四十分钟车程,一路群山连绵,整个乡政府所在地只有一条街,晚上没有夜市,夏天靠风扇纳凉、冬天靠走动取暖。刚到的那会,我也曾动摇过,一种异乡人的凄凉让我想快点离开。但是,一次与领导的聊天改变了我的想法,至今仍对他的那番话记忆犹新。他说:“现在的干部为什么定不下心来扎根基层、扎实做事,说到底就是没有一种为民情怀,只有有情怀的人才能真正热爱、认真去做。”从那以后,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在我心里愈发深刻,我开始以为民办实事作为陶冶情怀的最佳方式,以陶冶为民情怀定下扎根基层的“不安”之心。韩非子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只有心定,才能学到本领,真正成长为群众喜欢、组织信任的好干部。

      三是“定责”。基层工作琐碎繁忙,许多事说起来不重要,干起来轻巧,错起来要命。如果工作不清,责任不明,累的是干部,害的是群众。去年乡里召开人大会,办公室主任请假了,需要我准备会务做好分工。我负责汇报材料撰写,通知人大代表、布置会场是其他同事的工作。在分工过程中,有一位同事那天家里有急事,原本由他负责电话通知人大代表的,当时我想着后面再让其他人帮忙或者我帮忙通知,出于讲感情,就没给他安排。开会前天,我因为材料搞得不顺利,按领导要求在不停修改,把通知代表的事情忘了。到晚上十点,分管领导过来询问相关准备工作时才想起来。结果,除了被领导狠狠训了一顿外,还要一个个电话“打扰”需要参会的人大代表。不少年纪大的代表都已经睡了,然后被我吵醒了;还有的代表手机关机联系不上,个别代表都已经到外地去了。开会当天,因为我通知滞后,不少代表赶回很辛苦,还有的代表没法赶回来请假了,最后差点因为人数不达要求开不成会。

      四是“定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也是我们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定情信物。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忘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能不能搞好基层群众工作,取决于我们对群众用情深不深;能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取决于我们对群众用情真不真。2016年冬天,我与乡扶贫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刚到村头张奶奶家,听到我们的脚步声,老人家便放下手里的活,高兴地到门口把我们迎进屋里。谈到帮扶政策时,老人家眼泪直流,拉着我俩的手直说党的政策好。张奶奶心脏不好,有心脏病,之前家里负担不起医药费,她好几次都想放弃治疗。后来是乡里的干部在了解情况后亲自找到她,把她纳入精准扶贫户,从2015年起开始享受医疗救助,现在身体逐渐康复。我到乡里工作后,好几次去她家走访慰问,给她送点物资。这些她都记在心里,不需要我们说,她逢人便提,现在还要争做党的政策“宣传员”。

      基层就是一口锅,“烤”量了我们,热了群众;基层就是一张网,留住实干,网住民心。感恩基层锻炼了我!
发布人:追梦小吴 发布时间:2019-4-18 08:43 收藏 阅读人次:4870

回复

1书香醉我发布时间:2019-4-19 10:18

干在基层、学在基层、成长在基层。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