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办好农民夜校 加强党员教育

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人民政府 易先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思想建党”在农村基层长期处于弱化的状况,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员教育的“神经末梢”,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从严治党的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大力实施党员党性教育全覆盖工程。近两年来,基层全面推行农民夜校“1+N”模式,“1”是指农民夜校课堂学,“N”是指将课堂教学形成的思想动力和素能基础转化为课堂之外党员作用发挥的方向领域和具体实践,促使党员在经济建设、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和文明和谐等各个方面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力建成“教育党员、联系群众、服务发展、促进和谐”的综合性平台。

  党性教育与菜单选学相结合,增强“吸引力”。着眼于吸引广大党员群众主动走进课堂,在农民夜校办学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突出党性教育主业的同时,针对基层实际,把教学内容拓展为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涉及民生的政策法规,产业发展技术技能,以及提升村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等,设立党性教育、政策宣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业技术“五大教学模块”。在教学组织上,采取自下而上方式,广泛征集党员群众意见,由党员群众提出培训需求“点菜”,由市委党校、组织部、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和镇村组织师资制作课件“接单配菜”,按“教学模块”形成课件资源库,供党员群众“菜单选学”。

  专题教育与现身说法相结合,增强“感染力”。改变原来凡遇授课必请专家的做法,本着“能接地气、实用实效”的原则,全面整合镇内资源力量,组建由市委党校老师、镇村干部、业务骨干、致富带头人构成的师资库,分期次组织教学、分专业安排教师、分专题实施授课。按照“五大教学模块”安排,党校老师主要讲授党史国情和大政方针;领导干部主要讲解全镇产业经济发展安排和民生稳定工作;业务骨干主要解读脱贫攻坚、民政、就业、社保等涉及民生的政策文件等;致富带头人主要结合乡村振兴、种养殖业等现身说法,传授专业技能;群团学者主要讲述道德法治、社交礼仪和文明素养知识。同时,为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注重发挥身边典型力量,坚持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带动乡风文明。

  互动交流与座谈议事相结合,增强“凝聚力”。着眼于搭建党员与党组织、群众与干部更好互动交流的平台,农民夜校从以往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采取现场式、座谈式、问答式等多种教学形式,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惠民惠农政策等大家普遍关心、涉及共同利益的问题,开设“我为村社发展献一策”“大家谈宜居乡村怎么建”“集体资金怎么用”等许多类似课程,授课老师给出政策指导,党员群众充分探讨、共商议事。通过农民夜校这一平台纽带,确保党的政策让党员先知道,村级事务与党员先沟通,村干部与党员群众同座一根凳、同讲一席话,拉近了心理距离,收到同聚一条心、同向一起干的效应。一些无职党员普遍反映,过去村对一般党员很少过问,自己也不关心村上事情,哪里还谈得上作用发挥,现在终于找回当党员的感觉,也觉得自己有责任为村着想出力。

  实践课堂与体验教学相结合,增强“战斗力”。结合法律进村、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等,通过“流动夜校”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山林之间、实训基地、农村院落,将实践课堂与体验教学相结合。组织党员、贫困户等开展了山药、竹笋、黄连等的林下种植技术培训;组织有产业能力的党员、贫困户到农业示范园进行了规模性种植葡萄、梨、草莓等专业种植技术培训,让理论指导和生产实践深度融合,达到学有所获,做到学以致用。党员在种植技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中带头学、带头干,增强了党员队伍战斗力。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媒介,建立村组干部微信群、党员微信群、党小组微信群、产业技术交流微信群等,不定期发布村两委的工作安排、惠民政策、专业技术指导指南等内容,扩大了村民交流、碎片化学习的渠道,并成为了夜校外课堂、交流平台和联系纽带。

  农民夜校的创办,为建立农村党员党性教育常态机制、促进党员作用发挥、深化基层民主治理、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使镇村上下呈现出“吹牛谈天的人少了,埋头干实事的人多了;打牌喝酒的人少了,自主创业的人多了;上访滋事的人少了,凝心聚力成事的人多了”的喜人局面。
发布人:二零壹捌 发布时间:2019-4-18 17:56 收藏 阅读人次:5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