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基层要学会杜绝“授人以鱼”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 徐霖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群众无感,干部不满”,干部和群众都不满意的现象在基层越来越普遍,政府做好事也会做出矛盾,基层组织逐步“悬浮”于乡村社会,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治理行为具有鲜明的“眼光向上”的特征,客观上来看,当前这种现象已经失去了让干部真正下沉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条件。要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帮群众帮什么、怎么帮,值得深入思考。

  正确认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但如果简单地将“为人民服务”理解为市场关系上的“服务”,则会产生本末倒置的问题,造成干群关系的扭曲。在当前的基层治理环境中,为人民服务应是为群众的整体利益服务,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要求和利益关系就影响政府工作,降低公职人员工作效率,基层干部要正确理解自身工作的行政过程,坚持执行科学有效的行政职能职责,避免成为任人摆布的无私“公仆”,避免思想错位。

  学会善用“授人以渔”。在基层工作中,会遇到不少群众或满足于给钱给物上,物质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浅层次的帮助,甚至是表面的,只能一时或暂时有效。倘若要治标治本,从根源帮人,基层干部就得教思想、教理念,传经验、传方法,扶志、扶智,帮助基层群众清楚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持续性受惠,找到一条更适合其自身成长发展的思路、措施和办法,比什么都重要,杜绝一时受惠的“授人以鱼”,学会一生受益的“授人以渔”。

  坚决杜绝“老好人主义”。目前基层中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面对群众的各种要求,总是无原则的满足,什么都“兜底”。“老好人主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已经暴露出了诸多弊端,群众争当贫困户,享受政府政策中的巨大“蛋糕”福利,殊不知,这种老好人主义已经让矛盾积累的越来越多,一个小问题产生了更大的黑洞,无法弥补。因此,党员干部遇到问题要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杜绝形式主义的一切“兜底”,杜绝以“收买”来化解矛盾,要担起责任,真枪实干地解决问题,方能让基层治理更加顺畅和谐。
发布人:寻音 发布时间:2019-4-24 13:42 收藏 阅读人次: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