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减负增责不妨多一点“换位思考”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钟晓林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期,中办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决定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强调要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通知一出,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基层干部齐声欢呼,恰似一场“春雨”冲去基层“负担”,为基层干部带来初春伊始“奔跑的力量”。

  各地结合实际纷纷制定务实管用举措,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了空间,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减负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减“形式”不减“实质负担”,有的将开会“包装”成“责任清单”等越减越负,极大影响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与拼劲。如何破解这些“怪圈”呢?笔者认为,基层减负的目的就是促使干部实干担当,要善于站在“基层干部”立场,从“基层百姓”视角出发,用“换位思考”为基层减负,方能“减”在点子上,才能更好地让基层干部“跑”在为民路上。

  “换位思考”减“负”,将基层干部身份“摆进去”。基层的一切,最丰富、最生动、最真实,也最能深刻反映社会实情,所以开展好基层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知》中对会议规模、频次,文件篇幅、数量都作出了具体杠杠要求,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释放基层一线的活力与激情。在国家政策“红利”下,各单位要狠抓落实,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既要对标“减负”的杠杠要求,更应以此为契机,站在基层干部的角度与立场,制定科学务实减负策略措施,切实为基层减负。与此同时,多措并举倡导基层干部“跑基层、访民情”,让基层干部实干作为。比如:工作以“实地走访”为主、材料报送为辅的形式开展,涉及基层的会议安排在基层“社区”或者“村社”;考核内容减少“痕迹”管理督察、增加“实绩”考核事项,侧重检查“为民解忧解难”事项等等。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让基层干部拥有更多精力时间“跑基层、访民情”,切切实实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寻发展。

  “换位思考”增“责”,将基层矛盾焦点“融进去”。通常,基层单位对上对接多层多个部门,对下挂钩几个社区(村小组)的群众,工作内容“难”又“杂”、“繁”且“碎”,“5+2、白加黑”是基层干部的常态。虽然基层干部的“时间安排表”紧密相接,“工作任务”一件接一件,但仍存在一些“顽固”的基层矛盾与问题未得到解决,这是为何呢?如何推进基层工作效率提升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结合《通知》减负的杠杠标准要求,身为基层干部,要善于应用“逆向思维”,懂得“换位思考”,先“问计于民”充分了解群众真实需求与期盼,再从科学角度调整基层工作的“轻重缓急”,省去“重复事务”,在“群众所需所求所盼”中真抓实干,才能真正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民生问题的“难”、群众闹心的“忧”,为基层事业添“增量”。

  减“真负”压“实责”,促基层干部实干担当。一些基层干部说,减负减负,文山会海还是“反弹回潮”,督察检查还是“花样百出”,虽然深恶痛绝形式主义,但又深陷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当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必须坚决予以克服。”今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我们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减负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更不能以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要切切实实为基层减“真负”,为基层干部挤出干事创业的“大好时间”。同时,加大“为民服务”的考核比例,激励广大干部崇尚实干、担当作为,把更多精力、汗水抛洒在碧野田间、街头巷尾,创造人民幸福的明天。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指数。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反其道而行之”,将基层干部身份“摆进去”为基层减负,站在基层群众视角“增责”,才能扎实为基层减负,促使基层干部实干担当、干事创业,把更多精力用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发布人:岩缝小墨兰 发布时间:2019-4-28 11:25 收藏 阅读人次:187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