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脱贫“帮扶人”要端正“三种心态”

四川省金川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和达尔甲村第一书记 马定发 宋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脱贫攻坚是“天大”的民生工程,此“战役”无退路必胜利,全国上下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部门、帮扶责任人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浴血奋战”,为深度贫困地区提供了“智力保障”。

  从“面上”看,这一批“队伍”在脱贫攻坚一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点上”看,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能吃住在村,不畏艰难、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但是仍然有部分本地帮扶人没有摆正心态、找准定位,“浮在上面”没有真正“沉下去”,“装样子、走过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不仅没有为驻村干部分担压力,还在群众心中造成了不好的印象。

  其实,在贫困地区,驻村干部大多来自外地,特别在藏区,驻村干部由于语言不通、文化习俗差异,能难融入藏区、融入群众,这就更需要本地帮扶人发挥自身优势,协助配合驻村干部走村入户,走进群众“心里”,这就需要帮扶人真正把脱贫攻坚当作“头等大事”,端正“三种心态”。

  端正“与我无关”的心态,走下去、愿干事。从走访了解,有部分帮扶人确实因为本部门工作原因,人少事多,确实下村入户帮扶时间有限,但是都能抽出时间干好“分内事”,却有个别帮扶人思想没有及时转变,认为贫困村都派有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他们是“全脱产”开展脱贫驻村工作,不仅能“补齐”基层工作经历,“镀了金”回去又能“提拔”,作为本地帮扶人,既要要求单位工作“不能丢”,联系贫困户“不能忘”,政治、经济待遇又“不涨”,心里“苦闷”、工作“郁闷”,始终觉得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与我无关”,心态没有“摆正”,工作方向没有“找准”。因此,帮扶部门领导要及时做好动员,明确帮扶人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奖惩办法,定期了解思想动态、帮扶情况,及时端正“与我无关”的心态,给予帮扶人一定的工作支持,对帮扶成效明显的个人要坚决通报表扬,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向组织推荐提拔使用,让他们能从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走出去、走下去,走到脱贫攻坚一线去干事。

  端正“有人会干”的心态,想办法、能干事。个别帮扶人认为贫困村有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他们会想办法,为贫困村脱贫摘帽而努力,“有人会干”的想法十分严重,偶尔到被帮扶贫困户家“走走过场”,甚至极个别连贫困户家住哪里都不知道,帮扶日志找驻村干部借来“生搬硬套”,贫困户档案资料“不问、不顾、不做”,丢给驻村干部“一了百了”。但是,往往帮扶人都是来自本地部门,熟悉当地情况,自身资源丰富,更能为贫困群众争取政策、解决困难。因此,各级组织部门、帮扶部门要细化目标任务,让帮扶人自己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列出工作清单台账,明确时限进度,加大对帮扶人的督查力度,定期“对账销号”,让帮扶人真正端正“有人会干”的心态,使出自己“十八般武艺”,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找病根”、想办法、谋出路。 

  端正“过关了事”的心态,不收手、干实事。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绝大部门贫困地区已提前完成脱贫任务,顺利脱贫“摘帽”。这时,部分帮扶人觉得脱贫任务已完成,“大功告成”可以“功成身退”,常驻机关不愿下去,对于贫困户“不问不顾”,干事激情减退,帮扶力度减弱。然而,他们其实不懂,脱贫摘帽后的巩固提升才最为关键,一旦帮扶力度减弱,稍微不注意,极有可能就要返贫。因此,各级脱贫攻坚主管部门、组织部门要把帮扶人“拴住”,采取培训、座谈、暗访等形式给帮扶人继续“施压”,让他们及时端正“过关了事”的心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脱贫“不收手”,帮扶力度不减弱,仍然一心扑在脱贫事业上,结合贫困户实际,“量身定做”巩固提升方案,让贫困户真正掌握“造血”能力,腰包“鼓起来”,脱贫不返贫。

  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部门、帮扶人,都是统一战线的“战友”,干得都是共同的脱贫“事业”,要相辅相成,协同配合,帮扶部门和帮扶人要发挥“东道主”作用,协助驻村干部“扎下根、干好事、出成绩”。
发布人:ms_ss 发布时间:2019-5-21 15:43 收藏 阅读人次:506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