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云南澜沧:乡(镇)党校建设“三经验”

云南省澜沧县委组织部 周玉枝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乡(镇)党校建设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近年来,云南省澜沧县坚持一切向基层倾斜的工作导向,积极探索、多措并举,着力抓实乡(镇)党校规范化建设、体系化发展、高效化运行,努力打通抓党建促脱贫“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常态化、规范化和全覆盖,为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软硬兼施” 实现规范化建设

  乡(镇)党校是基层传播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既要完善教学硬件设备“搭好台”,还要建强教师软件保障“唱好戏”。 澜沧县深入结合实际,制定下发《关于加强乡(镇)党校建设管理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制度保障,并通过乡(镇)党校建设“三入”,即纳入党建目标,抓实领导责任;列入财政预算,严格专款专用要求;加入县委党校“大家庭”管理,帮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顺利完成全县20个乡(镇)“有领导机构、有场地设施、有授课教师、有培训范围、有培训内容、有制度保障”的“六有”标准化建设。硬件条件显著提升的同时,软件配备也必须跟上脚步。坚持“外引内培”建强师资力量,在建立以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为主要力量的师资库基础上,既注重挖掘本地“田秀才”“土专家”,又积极聘请思想政治素质好、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等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师资库进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每个乡(镇)党校均配备授课教师5名以上,共有“田秀才”“土专家”15名,硬件软件双规范双用力,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一核多元、共建共管共享”推动体系化发展

  “一核”是根本,确保党校姓党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和要求;“多元”是途径,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共建”是基础、“共管”是保障、“共享”是目标。

  坚持“党校姓党”核心原则,突出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要求占比不能低于总课时的70%,加大理论教育、形式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红色教育”,2018年以来,全县乡(镇)党校累计宣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200余场,培训4.6万余人,切实抓实党员思想政治教育锤炼过硬党性。充分发挥乡(镇)党校“红色重镇”“前沿一线”作用,认真落实“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要求,集中广大普通党员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80期,培训7918人,持续推动党的理论政策到边到底到心。同时要求每期培训班必须严格执行戴党徽、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一系列“规定动作”,确保严肃性。

  坚持党性锻炼与提高能力相统一,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自选动作”,多形式推进工作。坚持“内容多元”,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知识培训,着力补齐农村党员能力素质短板,有效确保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坚持“方式多元”,采取“双语”教学方式,有效解决少数民族语言沟通障碍;采取“移动党校”灵活手段,根据农村党员生产作息特点,开设夜间流动讲堂,乡(镇)主要领导、驻村“第一书记”等党员干部积极主动“送学上门”,受到基层党员一致好评。

  坚持“共建共管共享”,连点成片一体化发展。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即明确乡(镇)党委负主责,县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抓落实的目标考核和业务指导责任体系,通过厘清部门职责、整合部门资源,着力构建“大党校”网络,实现在“齐抓共赢、联动联创”中形成“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享用”新机制,推动一体化建设,促进全县党校整体进步与发展。如,各乡(镇)党委建立与实训基地统筹、相互补充的联合办学模式,切实增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县委党校建立县级党校教师定期到乡(镇)授课制度,有效整合市、县委党校资源深入基层;统筹利用党校系统优质教学资源,推动全县党性教育基地共享利用等等。

  “互联网+” 促进高效化运行

  澜沧县地域广阔,是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乡(镇)村落地理位置较为分散,党员群众出行较为费时费力,“互联网+”既是新时代党校建设发展战略要求,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澜沧县进一步强化需求导向,树立互联网思维,通过利用县、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全系统网络平台扩展教学载体,打造乡(镇)党校信息化发展新格局,让党员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收看“云岭夜校”节目,学习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经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动乡(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高效化运行、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联通全县“大培训”网络、构建“大党校”系统化运作,并通过建立乡(镇)党校公众号、微信学习群等平台,将乡(镇)党校扩展成“线上”党校,让党员群众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发布人:沧澜 发布时间:2019-6-11 11:49 收藏 阅读人次:496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