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党员干部莫在“三不沾”中“潜伏”

上海市黄浦区社建办 公韵涵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身处瞬息万变、数据爆棚的信息时代,网络热词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一时半会儿不留意就会感觉和时代“脱节”,听不懂新词的意思了。最近流行的一个网络热词—— “三不沾”,是指那些能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跟爱情、知识、金钱都不沾边的人,看似身在其中,却有“超然物外”的跳脱感。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在岗位上尽心履职、恪尽职守本是“人民公仆”的职责所在、情怀所系,但也存在极个别“潜伏”在“三不沾”状态中的干部,看似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工作繁忙不堪,但其实却有置身物外的茫然感。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干部本身的成长与发展,长此以往,反而会成为前行过程中的桎梏和枷锁,不得不引以为戒,小心规避、予以杜绝。

  警惕学习“不沾”,汲取“内生动力”。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更迭的速度也是如陀螺般旋转地越来越快,一个人的步伐走得稍微慢一点就有滞后于这个时代的感觉。“三不沾”中对知识也有特别的定义,这类人在知识的海洋里,是一条淡水鱼,难以适应海洋生存环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紧随时代发展的脉搏,加强对理论知识、岗位技能的更新和学习,也时刻都不能懈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言:“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对知识的习得和内化,有一种海绵汲取水分的迫切意识,以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武装头脑,汲取前进的“内生动力”。

  切莫信念“不沾”,铭记“高光时刻”。具备“三不沾”特质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提不起兴趣,倦怠和无力感较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理想信念的缺失,迷失了前进的坐标与方向。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在有志于从事公职这条路、加入“人民公仆”队伍中时,是怀有一颗为国贡献、为民服务的“红心”,也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建设、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但有极少数干部在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有精神懈怠、麻木之感,觉得“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磨洋工”“拉锯子”“撞钟式”的消极务工模式也就冒出来了。要让党员干部找回当初干事创业激情的“高光时刻”,不仅需要组织、宣传部门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也可从其身边典型示范带动的方式来谆谆引导,帮助其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杜绝实干“不沾”,夯实“铜墙铁壁”。 “三不沾”是某些人在应对社会竞争压力较大情况下的消极对待的反映,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挫折,有一种逃避、畏难甚至抗拒的情绪,而宁愿将自己关在“舒适区”里停滞不前,满足于自我认可的“精神胜利法”。某些党员干部在处理一些涉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群众反映较大的民生问题时,也会有种疲于应对、敷衍塞责的感觉,有些则会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纸上谈兵”,而有些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倾向于“闭门造车”,而不愿去实地走访调研,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为民情怀的积淀。在这方面,各级部门应以开展政府“大调研”“走千听万”等工作为契机,让党员干部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整治虚浮“软骨病”,让其在岗位实干中锻造出攻坚克难的锐气,练就一身真本领。

  “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在漫漫征途上,党员干部莫在“三不沾”中“潜伏”,而要始终铭记为民信念指引的“高光时刻”,汲取不断学习的“内生动力”,夯实攻坚克难的“铜墙铁壁”,才能在这条路上笃定前行、行稳至远,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发布人:童颜 发布时间:2019-6-12 11:04 收藏 阅读人次:436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