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夏至已至 也谈组工人的“降温神器”

上海市黄浦区社建办 公韵涵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所说的就是夏至后变化无常的天气。每年的6月21日前后,我国就正式迈入“昼长夜短”的夏至节气,这也意味着气温将持续走高,炎炎夏日的“帷幕”已然拉开,防暑降温的问题也被真正摆上“台面”,值得人们关注,并想方设法寻求“降温神器”来安然消夏,以此来渡过漫漫夏日。

  不同行业的人有不同的“降温神器”,而作为每日埋头于梳理干部档案、完成各类材料、安排学习培训的组工人而言,终日沉迷于“档案山”“稿子铺”“材料堆”里很难抽身,则不妨“近水楼台先得月”,善于发掘身边的“降温神器”。

  静心冥想,心静自然凉。古时候,由于科技不发达,民间常用“冬藏夏用”储藏的冰块置于屋内,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消夏目的。而身处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会打开空调、电扇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然而,这也会让身体因室内外温差较大、在冷热“过激”下而诱发关节酸痛、头疼头晕的“空调病”。对于对接条线多、业务庞杂、工作量大的组工人而言,不妨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让头脑稍事休息、屏气凝神、静心冥思。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那首《消夏》所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从而达到“心静自然凉”的目的,适度的放松让身体得以“缓冲”,张驰有度、劳逸结合,也可以让自己重新“加满油”,再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

  适时充电,学思中践悟。“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夏至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去漫长黏湿、阴雨连绵的“梅雨季”,在这样湿热难耐的气候下,人们动不动就容易大汗淋漓,因此更倾向于“蜗居”在家,懒得动弹,然而由于新陈代谢变慢,倘若室内通风较差,再加上吃冷饮瓜果较多,也会诱发“热伤风”、胃肠疾病、干咳、呼吸道感染等问题。对组工人而言,在湿热而潮气重的时节里,尤其要让自己“养心”,在饮食上可以通过多食莲子粥、绿豆汤来起到除烦止渴、清热消暑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多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学术期刊等,不仅可以拓展知识面,还能够从书籍的阅读中静心、养心,亦感悟于心,流淌在心头的犹如一股清凉的风,让自己葆有一种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情状态轻装上阵,开始新的工作。

  “荷气夜来雨,百鸟清昼迟。微风不动苹,坐看水色移。”夏至已至,组工人也应备好自身的“降温神器”,以“水波不惊”“微风不动”的平和姿态,多一些静心冥想、学思互进,少一些心气浮躁、倦怠萎靡,让自己在这漫漫的夏日里,也能调整好心情、重整好状态,以“一根针”的细致笃定对接“千条线”的庞杂劳碌,让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地运作、平稳有序地开展。
发布人:童颜 发布时间:2019-6-20 15:23 收藏 阅读人次:37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