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驻村“解玲”要找“系铃人”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组织人事办 程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为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有的地方推行驻村联系群众制度,部门领导干部固定日期到村“打卡”上班,走访入户、现场办公,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驻点联系群众,为干群之间提供了联系的平台和渠道,利民便民,需长期坚持。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驻村工作存在形式化的倾向。驻点干部每周到村固定打卡,完成“日常”,走访劲头有所减弱,满足于群众上门,不想主动找群众,怕触碰矛盾。村干部在台账、报表、系统中来回奔波,疲于应付,以备上级检查。部分群众对觉得干部是来得多了,但是一些重大关切问题仍然解决不了,久而久之,失去了信心和期盼。

  原因有各个方面的。一些干部存在应付形态,把驻村工作当做一种任务,热衷作表面功夫,处处留痕得心应手。比如,开会前,先摆好姿势照相,再来议事;走访入户时,争相与群众“合影”,一张照片里面有一个群众,却有驻村干部、村干部、工作人员等一堆人,挤破头都要在照片中“露个面”。上级对驻点工作检查考核过频过滥,要求驻点工作实现信息化,工作人员频繁在智慧党建、驻点系统等APP中录入数据,浪费了不少精力。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容易解决的很快解决了,难啃的骨头、历史遗留问题,却久拖不决,相关部门推诿扯皮,不敢管不想管。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抓住“系铃人”这个关键,从源头上解决驻村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一是从意识上找“系铃人”。驻村工作最终目的是服务群众,为民办事,这也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要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坚决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有走访、有措施、有回应,才能增强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二是从机制上找“系铃人”。落实为基层减负的要求,避免繁文缛节,不增加基层陪同接待的任务。对相关系统进行合并,腾出人力物力专心干实事。解决问题上要发扬“马上就办”精神,建立上下联动协调机制,对老大难、“硬骨头”,要开短会、开管用的会,厘清部门职责,出台实际措施,落实情况要向社会、群众公开,倒逼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是从实践中找“系铃人”。“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下去就都是办法”,驻村工作好不好,要听听群众的意见,把群众满不满意当做唯一标准。如果领导下基层经常作指示、提意见,可能会打乱基层节奏,甚至让基层找不着北,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领导干部走访联系过程中,不妨先做个倾听者,耐心倾听基层声音,才能真诚为基层服务。
发布人:有为年青 发布时间:2019-6-20 17:23 收藏 阅读人次:348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