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人才的“高处飞”与“低处流”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自怀镇 何竹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19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古语云:“鸟往高处飞,水往低处流。”这描述的是一种自然之道,“水往低处流”容易理解,那是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造成的;而“鸟往高处飞”呢?因为鸟的基本本事就是飞翔,生活的区域也是空中,如果本领小了,只像燕雀一样成天飞在房前屋后或草丛河边,经常被狗们猫们追咬,过不上几天安稳日子。而雄鹰、大鹏、鸿鹄之类的大鸟,则可以在蓝天白云间翱翔,很少受到伤害。因此,陈涉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由此,人们便得出了“人往高处走”的结论,把“高处”作为前进的动力。

  于是乎,党员干部们都拼着一股子劲,想方设法要走出“基层”,冲刺“上层”。本来,追求自己的理想,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当大家都把目光盯着“上层”并逐步实现的同时,基层工作就会出现明显的“断层”。有经验的同志飞往“高处”了,那“低处”的同志可能还需要一个“传帮带”的过渡期。而这样的“过渡期”是经常都有的,给基层工作就带来了相应的阻碍。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意见》,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正是为了补齐这块基层工作的“短板”。

  优秀的人才,就好比是大鹏、鸿鹄,都期望的是鹏程万里。正因为有这样的思维定势,本来已经走出“基层”的同志要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去工作,似乎就是“往低处流”了。其实,这样的观点是对“高处”的狭义理解。本来,人们对“往高处走”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对什么是“高处”的看法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怀报国之志,探索科学真理;有的人追求自身道德修养,为他人服务;也有的人看重金钱,追逐权力地位。不同看法,折射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

  前面说到,如果不向基层注入人才血液,那将形成基层工作的“断层”。特别是那些条件艰苦而边远的地方,很可能形成人才流动的恶性循环。那么,作为在党的领导下的各路人才,就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最艰苦、最边远的地方看作是人生追求的“高处”。的确,如能在这些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攻坚克难,并取得阶段性胜利,其作用远远超过待在原有的“高处”干平淡的事业。例如,一位组织选派的“第一书记”,能够引领一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并向小康迈进,那是何等崇高的事情,这“基层”还算“低处”吗?

  “水往低处流”,能汇聚起百川而归大海,其声势越来越猛,其力量越来越大。那么,有真本事的“人才”,多到基层锻炼,就如流水一般,能力会越来越强,贡献会越来越大,人生价值更能得到体现。当然,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不是盲目的、随意的,而需要搭建好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平台,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不管是往“高处飞”还是往“低处流”,只要目标明确,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飞”得高远,“流”得豪迈!
发布人:云天一鹤 发布时间:2019-6-24 23:51 收藏 阅读人次:228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