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精准扶贫更应“授之以渔”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委组织部 李鑫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为了全国人民能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高瞻远瞩,关心民瘼,发动一切力量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自脱贫攻坚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贫困村、贫困户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2020年我国将迎来全面脱贫奔康的总胜利,现在已经到了决战的关键时期,为了老百姓能持续增收,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对贫困户“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坚持扶志和智结合,转变致贫根本因素。人无志向,就等于迷途的盲人。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现,若非因病因灾等外因导致,大部分贫困户都是因为丧失奋斗拼搏的志向,他们意志消沉,自我麻醉,感觉致富对他们是天方夜谭,他们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贫穷的命,对于这部分贫困户,扶贫工作更重要的是思想教育,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还有一部分贫困户,贫穷是因为缺少教育,缺少科学文化知识,解决贫困最根本的方法是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书本费等政策正是扶智的具体表现之一,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果是住校生,还给予一定生活补助费,另外还设立助学金等教育扶贫政策,目的是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教育。作为扶贫干部,更应大力宣传教育扶贫政策,积极倡导每个孩子入学。同时,扶智还应向老百姓宣传国家政策,并教他们使用互联网,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电脑,让他们了解世界,掌握信息。扶志和扶智是转变致贫根本因素的最好方法。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基本上都是基础设施较落后,山高路远,缺水少路等,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为老百姓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老百姓最关心的基础设施就是水、路、住房,这也是“一超六有”中的基础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善举,不仅当代受益,还可能造福后代。基础设施建设要合理规划,要立足长远,要树立大局意识。农村经济主要来源还是依靠农业,传统农业是“靠天吃饭”,新型农业应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保障安全便利的饮用水,还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用水保障。以前农村出行常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形容,这都是源于道路太烂,让人们出行变成了“行路难”,精准扶贫应大力实施道路建设,让柏油路、水泥路等逐渐通村通组,这样老百姓与城镇的距离也更近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易地搬迁等住房政策也是让老百姓赞口不绝的好事,当老百姓搬进舒适的安全住房时,一些“脏乱差”的陋习更容易改正。万丈高楼平地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组织人才技术培养,稳定致富发展途径。精准扶贫工作只是一时的,为了一世的稳定增收还是要发展老百姓内生动力。开展技术培训,让老百姓掌握一技之长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方式。针对农村特征,开展种养殖技术、车钳焊工、保姆家政等培训就是立足农民根本,培养农村能人,培养乡土人才,才是“接地气”式地帮扶。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村村有产业是脱贫攻坚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老百姓致富有门路、有保障也是实现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能脱贫、能致富、能持续才是精准扶贫的目标,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精准扶贫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更重要地是让老百姓自己努力,自力更生。学骑车的不可能背后永远有个人为你扶着,更重要地是靠自己。未来的路很长,学会谋发展,学会自我成长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发布人:群星之巅 发布时间:2019-6-26 14:09 收藏 阅读人次:2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