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挂牌”凑考核的作风病当休矣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组织部 刘果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日前,笔者在某村办公楼前,看到门旁挂满各种各样的牌子,数一数竟有十三四块。村干部说这还不是全部,办公楼里面还有不少单位部门要求挂的牌子。至于为何要挂这么多牌子,村干部说,上级单位在各类示范村、达标村工作创建和考核中,有工作牌子是一项硬性要求,否则考核就难以通过。

  示范村、达标村的考核指标中,不乏对“挂牌”这个外在指标作硬性要求,于是不大的村办公楼前,硬是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名目繁多的牌子,紧凑的同时,不免让人觉得有些眼花缭乱。

  为什么“挂牌”成了考核指标呢?因为部分地方将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物化成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牌子,认为挂了牌,就能证明工作已经在开展,那这项工作的考核自然也就过得了关。殊不知,挂牌只不过是一个外在形式,即使挂了再多的牌子,相关工作却丝毫没有启动,那么,这也是通不过考核的。

  笔者认为,用“挂牌”来作为考核指标,凑齐考核的要素,实际上就是形式主义作风的表现,是犯了作风病。部分地区之所以把“挂牌”作为考核工作成效的硬性指标,实际上是将工作成效的评估工作简单化、形式化,用千篇一律的“鸡蛋筐”去考量“鸡蛋”本身是否优质,看似方法简单可循,可实际上是不负责任,忽视了对真正成效的评估,考核工作没有由表及里。

  事实上,对于基层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绩效评估,实际上是对工作开展成效以及为民服务水平的考评手段,所以,群众的满意度以及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办事体验是否因此得到提高,才是考核的重要指标。

  “挂牌”凑考核这样的作风病应该及时“刹车”,基层政府和部门应该积极转变工作作风,要明白基层的各项工作,并不是摆在商店柜台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要“明码标价”就行,而需要调查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同样的道理,基层工作并不是挂了牌,就能证明什么,要进行考核,就必须要“走进去”“沉下去”,一方面通过对工作开展的过程性、阶段性措施进行即时评估,从基层干部的角度掌握措施“落地”情况,及时作出有益调整;另一方面则通过问卷、走访调查等方式,从群众的反馈声音里找答案,定性、定量分析工作开展成效,克服主观因素、解决客观困难。
发布人:刘果果haha 发布时间:2019-7-2 13:41 收藏 阅读人次:1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