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所有人 撸起袖子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河口乡人民政府 周俏丽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你是什么垃圾?”

  小龙虾壳是湿垃圾,螃蟹壳却是干垃圾;干香菇是湿垃圾,湿纸巾却是干垃圾……

  “眼前的湿不是湿,你说的干是什么干?”当站在干湿垃圾的分岔路口,谁不是小小的眼睛里充满了大大的疑惑。每天下楼扔垃圾前,他们都要看着一堆猪骨头、尿不湿、补水面膜等,扪心自问:这到底是什么垃圾?

  网友也是操碎了心:垃圾分类,是干是湿让猪试吃。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垃圾,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连猪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

  这一切“烦恼”都源于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该条例将垃圾主要分为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类,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该条例的实施,让公众把目光聚焦到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分类的问题上。

  自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好多网友都想把自己当成“有害垃圾”倒掉算了,生活实在是太过艰难。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将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除了上海,后面还有46个重点城市将“瑟瑟发抖”。

  近期,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提出,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据官方测算,上海目前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超过1公斤,每天垃圾产生总量超过2.6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不对垃圾进行压缩粉碎处理,每15天上海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能堆出一栋421米高的金茂大厦。而上海并非特例。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日产垃圾1.2公斤,并且每年以10%的增长率递增。2018年,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城市都已陷入垃圾包围,四分之一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越来越多的问题让农村成了回不去的故乡……

  上世纪,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一语成谶,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垃圾污染成为世界性的环保难题。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科学研究表明,90%的生活垃圾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提高垃圾分类效率,能够使生活垃圾利用率最大化,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对垃圾的管理依然采取“集中混合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的粗放型模式,不仅浪费了垃圾中的有用成分,造成每年250亿元至300亿元的损失,还增加了垃圾的处理量和处理难度,填埋和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更是加剧了环境的二次污染。

  我们来算一笔账: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约40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离开就是资源。

  由此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能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垃圾分类能有效节约原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绿色发展,引领绿色生活。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通过分类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其实大道理谁都懂,但垃圾分类被称为“最难推广的一桩小事”不是没有原因的。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就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然而这些城市与垃圾分类纠缠了近20年,各种垃圾却依然“难分难解”。

  人人制造垃圾,人人讨厌垃圾,人人为垃圾烦恼。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下楼倒垃圾之前,自己辛辛苦苦把垃圾分了类,而邻居来却对所有垃圾“一视同仁”。你还没来得及生气,眼睁睁看着垃圾车毫无分类概念地将所有垃圾倒进同一个垃圾池,顿时就泄了气。简单来说,垃圾分类涉及的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环节,这些环节必须在一个闭环体系内才能有效运行。只靠“单枪独斗”做好垃圾分类,后续环节跟不上,也是白耗力气。在中国近20年的垃圾分类推广工作中,正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体系,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众对垃圾分类日渐“佛系”,认可度虽高,但践行度却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然而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瑞典在培养国民垃圾分类意识上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其政府对国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他们先是把这个概念引入学校,教育孩子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再由孩子们回家后告诉大人,如今在瑞典,垃圾分类是成了一种传统。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做好垃圾分类是一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也是关系人民福祉的民心工程。应完善制度设计,推进垃圾分类专门立法。从污染物的排出、收集、运输到清理,作出详尽规定,明确居民个人作为垃圾分类主体的责任,建立硬性处罚标准,对不分类行为予以重罚;建立垃圾分类激励处罚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垃圾分类信用积分奖励制度,强化垃圾分类信用奖惩管理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治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中,注重学校和课本教育,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环境美=(你+我)X不间断努力。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既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又是衡量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指标,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缩影,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发布人:亲爱的阿基米德 发布时间:2019-7-5 10:01 收藏 阅读人次:3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