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有一种官僚主义叫官“了”主义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洪家嘴乡统计站 段官敬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说起官僚主义,人们脑海往往想到高高在上、妄自尊大、耀武扬威、装腔作势的“官老爷”形象。然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官僚主义,信奉“事不关己,不了了之”的庸俗哲学,遇事逢难常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群众难缠事、揪心事、烦心事不上劲,对工作棘手事、矛盾窝、荆棘丛避开走,被党员干部和百姓群众称之为官“了”主义。

  官“了”主义揽权不干事、出工不出力“雷声大,雨滴小”,令人深恶痛绝却又难找破绽。譬如,有的喊“知了,知了”在行,拿主意、出点子不行,上级精神和工作部署文件摆在案头,写一个又一个“阅”字,一句“按规定办”天天重复、层层传导,没有任何实质性指导意见;有的叫“抓了,抓了”带劲,撸袖子、下基层软劲,不管什么任务一律开会布置、第一时间传达,动辄“强调三点”、实则点点“空虚”,然上前线、进现场却不见身影;有的说“对了,对了”顺口,批评事、得罪人却哑口,对上级常“竖大拇指”、对下属爱“护短庇佑”、对同志搞“你好我好”。

  由上可见,官“了”主义不愿担当、不敢吃苦,坐在位子上如“惊堂木偶”,看起来按部就班、一本正经,实际上餐位素食、无所作为,用句俗语叫“大脑瓜粗脖子,光吃饭不干活”;此外,官“了”主义在处理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干群之间关系,颇有一套。秉持“难得糊涂”的信条,面对上级过失、同志犯错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欺,面对群众问题、百姓诉求以“了了小事,何足挂齿”自慰。

  民国邹韬奋在《卧着拿薪水》一文中批判当时的官场慵懒萎靡,写道“在衙门里头挂个衔头吃现成饭的官僚老爷们,拿着薪水无事可做,只须‘卧着’就行”。古人说,“当官不为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显然,官“了”主义与“卧着拿薪水”庸碌风气无异。然党员干部秉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初心情怀,恪守“群众盼什么,我们干什么”的宗旨使命,岂会无事可做、无用武之地。想必,无非是精神缺钙得了“软骨病”,以致担当肩膀松垮退化,从而滋生了推诿塞责、四方八稳的“官油子”做派。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宋代吕本中著《官箴》一书,开篇告诫为官者“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恰恰相反,官“了”主义不但不勤,也不清、不慎。常言道,“担当者自由,实干者幸福”。试问,一个怕事畏难者,岂有纯粹纯洁的本色作风;一个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岂能等同于谨言慎行的遵规守纪。足见,官“了”主义待人处事一切以“我”为中心,对组织唯唯诺诺、对同志打马虎眼、对群众敷敷衍衍,为的是保全自我利益、生怕触动“奶酪”。此种作风,与务实尽责、不计得失的党性相距甚远,玷污党员干部队伍形象,也让群众为此付出利益代价。

  为官避事平生耻。治愈官“了”主义,得从精神思想上动刀子。严格执行落实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的相关规定,对揣着明白装糊涂、霸着位子不动手的官“了”主义严肃问责,让避事者不仅感到耻辱、而且感到痛感,那么官“了”主义就定然不敢再装模作样、卖巧充楞。
发布人:曹句文 发布时间:2019-7-16 10:16 收藏 阅读人次:3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