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乡镇组织人事干部亟须“减负增能”

江苏省海安市委组织部 冯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强乡镇组工干部队伍是抓实基层组织工作的关键。而当前部分地区乡镇组织人事干部存在工作负荷重、素能不够强等问题,制约工作质效提升,主要表现为“四个不相匹配”。

  一是人员力量与任务要求不相匹配。乡镇一般只有数名组织人事干部,有的甚至只有2至3人,由于上级遴选、借调等因素,人员流动较快。与此同时,不仅要对接上级多个科室,还要承担区镇征地搬迁、秸秆双禁等中心任务,不少乡镇组织委员还要牵头办公室、宣传、统战等工作,被普遍认为“做报表材料多、迎接检查多、加班加点多”,有时出现人力捉襟见肘、工作被动应付的现象。

  二是能力水平与工作标准不相匹配。组织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但由于乡镇组织人事干部队伍流动性较强,不少人从事组织工作时间少于3年,还有新招录的公务员和事业人员,以及借用的大学生村官等,工作经验相对缺乏。组织委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纪检监察、政法等条线“半路出家”,对组工业务只能“现学现用”。与此同时参加培训时间难以保证,特别是从事具体业务的工作人员长期未参加脱产培训,一些工作靠自学文件或依据惯例开展,容易出现偏差。

  三是身心负荷与健康需求不相匹配。大多数乡镇组织人事干部要承担婚恋孕产、照顾子女、赡养老人等负担,同时乡镇组织工作负荷较重,乡镇组织人事干部普遍反映会因“知识和本领恐慌”“工作繁忙加班较多”“工作面广疲于应付”等原因产生心理压力,很少有时间用于放松调适和兴趣爱好,不少未能休年休假或只休了一半以下天数,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缺乏休息、身心疲惫的“亚健康”状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作质效。

  四是关爱激励与形势要求不相匹配。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各级也出台了关爱激励干部的政策,但对乡镇组织人事干部的关爱还需强化。不少乡镇把资源和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条线,虽然组织条线工作强度大,但组织人事干部在提拔晋升、报酬待遇、荣誉表彰等方面缺乏优势,也没有类似政法等条线的岗位津贴,基层组织工作岗位吸引力有下降趋势。同时也因为“上报材料台账多”“督查考核频繁”“创新载体变化太快”“派任务想当然,考虑基层实际不够”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一步加重了基层负担。

  建议:以增强“四力”为关键强化乡镇组织人事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增人力”强化队伍力量。加强组织委员的选拔储备,建立起组织委员后备人才库。拓宽乡镇组织人事干部来源渠道,明晰岗位职责,明确条件标准,把选调生、新招录公务员和事业人员、区镇优秀工作人员安排到组工岗位锻炼。在农村(社区)适当增加人员编制,明确分管党务的专职副书记,在薪酬待遇等方面予以保障。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推进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

  二是“强能力”加大培训力度。聚焦提升组织工作专业水平,开展乡镇组织人事干部培训和基层党务工作者集中轮训,采取组织选调、自主选学、跟班学习、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办好各类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班,合理解决工学矛盾。

  三是“提精力”减轻基层负担。规范乡镇组工岗位职责,明确组织委员聚焦基层党建主业,避免多“戴帽子”,保障有足够精力耕好组织工作“责任田”。避免频繁更换名词口号和项目载体,精简文件报表和会议活动,以信息化平台实现工作自然留痕,实行年终“一车式”考核,进一步规范干部借调,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四是“添活力”有效激励保障。健全交流轮岗制度,对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优秀组织人事干部适时提拔使用。探索发放组工干部岗位津贴,落实好带薪年休假、关爱干部专项资金等政策。选树组织人事干部先进典型,引导对标看齐,增强岗位认同。组织开展谈心谈话、赴外参观、拓展训练等活动,营造温馨氛围,增强干事动力。

发布人:听萧竹 发布时间:2019-7-18 16:26 收藏 阅读人次:397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