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三个“同步”扎稳“振兴”之根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法王寺镇 屈璐瑶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河南信阳市以“严乡、强村、育新”提升组织力,让党建落在事上,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用组织振兴的力量把方方面面融成一体,促进乡村振兴。

  这则新闻之所以让人产生兴趣,除了河南信阳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素有“茶都”之称外,更重要的是有三个原因。其一,“党员”与“致富能手”集于一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新颖而效果好;其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基层党建落地生根,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尽在其中;其三,“五位一体”凝聚的“振兴”合力很强大。如何改变一些地方基层组织“后继无人”,乡村振兴成空谈的现状?河南信阳市以“严乡、强村、育新”的举措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政治素养与致富能力同步,扎稳人才振兴之根。“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所谓人才?“又红又专”永不过时。一方面,要有致富的本事,另一方面,还要有整体意识、服务意识。为此,信阳市在“育新”上下足了功夫。他们把人才的政治素养和致富能力结合起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很能吸引那些回乡的年轻人。他们既有政治追求,又具致富欲望,正好成为培养对象。这样,党员必有“能”,能人应“入党”的理念就深入人心,人才队伍的壮大就不言而喻,人才振兴之根就扎稳了。

  支部建设与产业链条同步,扎稳组织振兴之根。新闻中说“高寨村老支书高正军先后5次物色年轻人接手自己的工作,但都没成”,确实让人感受到组织堪忧。但是,通过“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大量的80后、90后被吸收到了党员队伍中,并都成了致富能手,他们“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还愁支部建设“后继无人”吗?现在,怎样“让党建落在事上”,才是当务之急。为了切实以“事”为本,信阳市“创新党组织形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地方党总支将“各有主张”的村民小组结成共同体,不但促进了项目推进,还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向组织靠拢。有了人才,有了产业,组织振兴之根也就扎得更稳。

  各项振兴与地方发展同步,扎稳乡村振兴之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来自于基层组织的强化。缺乏组织的凝心聚力作用,各自为政的局面就不能得到改变。就拿各项“振兴”来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如果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中“落单”,抓产业不管人才,抓文化不管生态,抓组织建设不管经济发展……那可能就一项“振兴”都谈不上。其实,“乡村振兴”就是这些“振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结果。因此,每一项“振兴”都必须以地方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各项振兴与地方发展同步了,乡村振兴之根还愁不稳吗?

  总之,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其凝聚力、战斗力、公信力、影响力如何,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人才匮乏、组织不力的基层,就当像河南信阳市那样,“让党建落在事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壮大党组织队伍,让优秀的人才成为党建和创业的主力军。这样,“用组织振兴的力量把方方面面融成一体”,用三个“同步”,扎稳人才、组织、乡村的“振兴”之根,方能推进乡村振兴向着“诗和远方”迈进!
发布人:云天一鹤 发布时间:2019-7-18 20:51 收藏 阅读人次:23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