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人才引进须有“认同感”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市场监管局 钱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超外援归化问题成为了球迷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承包了大家不少的“流量”。“声音”很多,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从主管部门、俱乐部、球员等各方透露出的信息,可以预见,归化无中国血统的外籍球员为国家队补齐短板、提升实力、夺取成绩是顺势而为、大势所趋。放眼世界,足球强国几乎每个国家队都有归化球员。

  从国家层面看,上述所说的外援归化问题也是目前人才引进工作的一个缩影,人们最主要的争议在于引进的人才特别是外籍人才能否真心实意为国家出力,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当前激烈的“第一资源”争夺战中,国家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千万百计想办法、出政策,心有人才、情系人才,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解人才之所忧,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环境。可人才的“进入”,是否遵从自己的内心?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还是真的认可、热爱这“一方水土和一方人”?说到底,人才引进须有“认同感”。

  笔者认为,“认同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进人才对国家的认同,另一方面是国家的人民对引进人才的认同。正在办理归化的外援埃尔克森曾说:“我非常愿意帮助这个国家,帮助所有这个国家帮助过我的球员和球迷,通过我的表现来为这个国家取得荣誉”。同时,许多球迷也十分喜爱这位来了中国7年多的巴西小伙子,亲切地称他为“小熊”,希望他加入国家队,为国效力。一言一行、处处温情。

  将时钟拨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当时不仅在“文体”方面有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外族人士,甚至在关系国家安全的军事领域,也有率领千军万马的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等外族将领,浴血奋战、护国安民,中华民族的兴盛繁荣,正是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与人才的认同包容、交流融合中不断前进。

  在艰难困苦的抗战年代,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大鼻子神医”罗生特、开国少将洪水、“洋八路”汉斯.米勒、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等人才,他们来自不同国度,聚集在同一面旗帜下,主动加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患难与共、并肩作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其中,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马海德,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卫生部成立专家局后,决定给外国专家涨工资,其中也有马海德一份,他拒绝领取。他说:“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专家,这钱我不能要。”这个故事历久弥新、感人至深,爱国爱民之情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

  或许在一段时间,引进人才对本土人才的发展空间会造成一些影响,但拥有“高精尖”技艺和“认同感”的引进人才可以给所有的本土人才树立榜样、激励成长,也可以给国家的改革发展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产生积极的“鲶鱼效应”。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的《短歌行》,讲述了“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我们相信,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和强大,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类人才将慕名而来、不断涌现,也必将让浩然正气和家国情怀在新时代有新的表达、新的展现。“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壮美画卷正铺展开来。
发布人:三刀的笔 发布时间:2019-7-23 15:25 收藏 阅读人次:3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