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不让人才“到此一游”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堂堡乡 罗晖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7月22日在北京中关村调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就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发挥作用方面强调:“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揆诸古今,人才始终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要素,远有曹公挥笔高呼“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近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风雷动九州。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将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为强国第一战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成果显著,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但不可否认,如今各地仍存在人才“到此一游”现象,人才惊鸿一现,留下些许痕迹便又悄然离去,留下一地鸡毛,而这都需要我们深思。

  给人才以舒适环境,不让人才“到此一游”。时下,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抢人”,招凰引凤,但不少地方仅仅是“叶公好龙”,形象式引人,不仅没给人才提供生活生存的“梧桐树”,还让人才事事存有后顾之忧,致使人才“水土不服”,无法安心工作生活,人才最终只能选择“到此一游”,另寻“新枝”。“良禽择木而栖,贤才观风听潮”,对于人才引进,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从思想上重视,从物质上、感情上、细节上下手,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给予人才充沛的阳光雨露,同时致力于“耕耘”人才生态系统,让人才有“心安此处”之感,这样方能拴住人才的身与心。

  给人才以广阔天空,不让人才“到此一游”。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不少地方将“凤凰”引来,却让其“打鸣孵蛋”,造成人才“撂荒”,不仅浪费了人才宝贵的经验、知识和创造性,更寒了人才的心,终造成人才“到此一游”的现象频频发生。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因人制宜、因才适岗,充分为人才提供“用武”的平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潜能、发挥人才作用,真正让人才可以翱翔在广阔的天空,在事业上找到成就感,在工作上找到获得感,这样人才才能主动扎根沃植,茁壮成长。

  给人才以创新空间,不让人才“到此一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人才促进创新迸发,创新赋予人才价值,两者结合带动高质量发展。纵览全球,人才往往在富有创新氛围的土壤上才能不凋零,才能开花结果。相反,僵化保守缺乏创新机制的创业干事氛围往往是扼杀人才的“鹤顶红”“温水池”。因此,给人才以创新空间,不断为人才创业干事放权松绑,创造宽容便利的环境,不仅是给人才发展的空间,更是对人才的爱护与保护。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引人用才是门大学问、技术活,要想引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与当地发展“比翼齐飞”,就务必用心钻研,以人才为本,这样方能让“到此一游”的戏码不再上演。
发布人:罗晖健 发布时间:2019-7-24 14:41 收藏 阅读人次:3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