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四重识别”破译人才密码

北京市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柯尊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为政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但如何发现人才、怎样广纳贤才,却是很多部门,甚至一些组织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掣肘”。人才宝库似乎有一把“密码锁”,需要破译“密码”,方能“库门”大开、英才涌来。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时强调,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级组织部门要创新思维、积极作为,努力破译人才密码,让各类人才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共同圆梦伟大新时代。

  “眼神”识别,擦亮识才“慧眼”。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识才”是一宗学问,考验的是全面考察的视野、精准识别的能力、瞻山识璞的敏锐。王安石在《知人》中写道:“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一语道出了识才的不易,正所谓“知人之道,圣贤所难”。功夫要实,要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韧劲,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考察、甄别人才,避免“凭一时一事下结论”“以单次分数论英雄”的做法,切实在政治立场中辨“德”,在急难险重中识“能”,在一贯态度中看“品”。方法要准,要有“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的意识,深入人才的“八小时外”及“社交圈”“生活圈”,到左邻右舍了解口碑,到基层一线考察政绩,到生活琐碎检验作风,真正让政治强、得民心、肯干事的人才脱颖而出。

  “指纹”识别,锻造聚才“手腕”。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聚才”是一项艺术,需要的是海纳百川的胸怀、因地制宜的考量、优化配置的设计。要坚持“五湖四海”,不局限于一地一域和所在所有,开拓思维、开阔视野,改变以往唯地域、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做法,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通过建设开放的人才环境,不断弥补地区人才短缺,促进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切实保持人才队伍的“一池活水”。要坚持“按图索骥”,按照“适销对路”的原则,立足本地实际,突出差异化、个性化和品牌化需求,坚决避免“水土不服”“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等情况,努力集聚符合地区特色、岗位优势、创新创造、长远发展的优秀人才,切实让有限资源释放出最大能量。

  “力道”识别,锤炼用才“胆魄”。人尽其才,百事俱举。“用才”是一门哲学,蕴含的是知人之明的睿智、才必有用的自信、人尽其能的功效。人才引进后不能“束之高阁”,用好用活方能激发潜能、创造价值。要善用,坚持“人岗相适”,以服务发展为导向,根据人才各自的特点与专长,分门别类搭好“舞台”,把改革发展最前沿和基层工作第一线,作为广大人才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让人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经历风雨、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要敢用,坚持“用人不疑”,敢于给位子、压担子,大胆地把人才置于重要岗位进行历练,进一步激励人才贡献才智、各展所长,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切实为广大人才撑腰鼓劲,不断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温度”识别,涵养留才“底气”。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留才”是一种智慧,体现的是爱才惜才的诚意、人恒爱之的氛围、栓心留人的环境。“引来金凤凰”的前提是“栽得梧桐树”,否则势必导致“孔雀东南飞”。要优化人才环境,坚持感情上“厚爱一分”、政策上“高看一眼”,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英才大走访”“人才大慰问”等行动,着力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要解决后顾之忧,针对人才住房、就医、社保、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在政策上适当予以倾斜,持续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为人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让人才在细节之处体会到便利贴心,微末之间感受到爱才诚意,真正实现“近者悦、远者来”。
发布人:左岸的咖咖 发布时间:2019-7-29 13:50 收藏 阅读人次:457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