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脱贫攻坚要警惕“摘帽心理”

四川省眉山市委组织部派驻金川县河东乡达尔甲村第一书记 宋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19年,四川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倒排工期、细化责任、加强统筹,确保年底藏区剩余的16个贫困县、305个贫困村、4.3万贫困人口摘帽脱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绝大部分的县、村经过努力摘去了贫困的“帽子”,“沾沾自喜”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扶贫的力度悄然“减退”,绑紧的“弦”陡然松劲,蓬勃向上的“精气神”没了,“啃骨头”的韧劲消失了,部分驻村工作队员失去了方向,没有了动力,“混天度日”的苗头“死灰复燃”。笔者认为,在国家脱贫不减政策的前提下,要时刻警惕脱贫摘帽心理,从抓好制度入手,从强化考核发力,切实将脱贫摘帽等同于任务完成的“极端”倾向扼杀在“萌芽中”,把扶贫干部管理好、使用好,调动好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加油使劲”。

  要绑紧思想的“弦”,外松内紧、自我加压。国务院扶贫办规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后一律不搞摘帽庆祝活动,不拍摄摘帽专题宣传片,不开展以摘帽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这已明确传递出中央对于贫困县摘帽不等同于脱贫任务完成的强烈信息,各地虽严格执行中央的规定,但是仍普遍表现出短时期放松的“摘帽心理”,部分扶贫干部认为脱贫摘帽意味着各级验收检查已结束,长期反复修改内业资料、做好迎检准备的日子将“不复存在”,长期高度紧张的神经一下就松弛了,感觉自己扶贫的“使命”就此完成,休假的休假,即使人在心早已不在。因此,笔者认为,要杜绝脱贫“摘帽心理”,扶贫干部要时刻绷紧思想的“弦”,来扶贫不是为了“镀金”,也不是仅仅为了贫困村脱贫摘帽,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提升基层工作能力,扶贫驻村的核心是提升贫困村“造血”能力,即使外部环境已松弛,但自己要持续保持扶贫“初心”,始终按照最初定下的目标,列出的任务清单加油努力,扶贫驻村只有两年,时间非常短暂,为了脱贫摘帽绝大部分已花费二分之一的时间,再不自我加压,扶贫驻村两年只能是“毫无长进”。

  要铆足奋斗的“劲”,竭尽所能、服务于民。扶贫要用心,扶贫更要使“劲”。贫困地区,特别是高原山区,群众由于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等问题,长期受到办事难、销售渠道闭塞等困扰,加之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传统保守,不愿接受新兴事物,不愿学习新型技术,“安于现状”的情况普遍存在,虽然勉强脱贫摘帽,但返贫风险仍存在。因此,扶贫干部更要铆足奋斗的“劲”,结合脱贫摘帽所熟练掌握的贫困群众家庭基本信息、产业情况,从贫困群众所需入手,向群众所疾发力,当好群众的“服务员”,为群众代办好各项服务,解决好群众办事交通不便、流程不熟、费神费力等问题。还要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广泛推销贫困地区纯天然、无公害“土产品”,在淘宝、微店等新媒体平台搭建电商平台,争取各地各级部门资金支持,为贫困地区农产品“私人订制”宣传包装,打响贫困地区“土特产”品牌,拓宽贫困群众销售渠道,增强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提升致富的能力。

  要掌好发展的“舵”,大胆创新、产业引领。要消除贫困,关键在于贫困群众要有稳定的收入,具备致富能力,“输血式”扶贫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并不是长久之法,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才是真正解决贫困的关键之举。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贫困村之所以贫困是因为没有支柱产业,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技术能力,要提升群众致富能力,就要有产业引领,要发展产业首先要找准“病根”,贫困村长期产业无法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地理位置、土壤和气候问题,要发展适合的产业,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和种植模式,大胆创新,不仅要“走出去”,带领贫困群众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还要“引进来”,把专家请进来,帮助发现问题,指明方向,把优质产业引进来,扶持贫困群众试种,大胆实践,调整产业结构,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扶贫仍在路上。摘帽仅仅是一个阶段任务完成,更是下一阶段巩固脱贫成果任务的“起点”。扶贫干部们思想不能松懈,冲劲不能减退,前路任重而道远。
发布人:ms_ss 发布时间:2019-7-29 18:28 收藏 阅读人次:55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