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三门干部”应补好基层锻炼这门课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四十里堡镇人民政府 鞠梦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三门干部”是网友对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又进机关门的新录用公务员的戏称,意指这些干部善于考试但缺乏工作经验。近日,“三门干部”在基层频频“踩雷”、闹“笑话”的报道铺天盖地,“三门干部”再次吸引了大众眼球。

  众所周知,“三门干部”有理论水平高、知识储备丰富的突出优点,但更有基层经验缺失、“不接地气”的普遍缺点。一个干部,不解民情,不通民意,不善于与群众打交道,不善于开展群众工作,就更谈不上为人民服务、当人民公仆。这样的“三门干部”越成长,国家机关脱离群众的危险就越高、干群关系也越疏远,长此以往,必然累及一方百姓,进而危及一国之本。

  在中国,不懂农村和农民就是不懂国情。破解“三门干部”增多的现状,克服“三门干部”“不接地气”的通病,最关键的方法是补好基层锻炼这门必修课。

  去除“官气”沾染“土气”。古人云:“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领导干部都是经过基层一线锻炼干出来的,成绩都是经过实践检验才取得的,想在基层成就一番作为,就必须摒弃“官气”,少打“官腔”。到了基层就扑下身子,撸起袖子,从“学而优”的优越感中走出来,脚踏实地,立足实际,去学“生”的业务本领,以基层前辈为师、以基层百姓为师,多去田间地头,多沾土气泥气,通过不断“充电”,补足基层工作经验,获取基层群众信任,切实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服务基层发展的能力。

  少谈“自我”多讲“大我”。“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三门干部”下基层锻炼,就是翻开了人生的一个新篇章,就成了基层大众的一份子,要迅速转变思想,适应身份,时刻警醒自己不搞特殊,不做“异类”。深入学习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品质气节,怀抱“既来之,则安之”的沉稳心态,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接受基层这个“大熔炉”锤炼的过程中,进一步夯实群众观念,深刻贯彻群众路线,以多一份的“博爱”之心,多一些的“大我”意识,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把基层锻炼当做“三门干部”破茧成蝶、完美蜕变的必经之路。

  抛开“面子”钻进“里子”。“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新时代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基层面临着太多机遇和挑战,“三门干部”不出机关门,看到的永远只是表象,永远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有下沉到基层,像毛泽东说的那样,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门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主动接受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上的风吹雨打,才能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提高本领、摆脱“标签”,成长为一名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全新“三门干部”。
发布人:水岸沂城 发布时间:2019-7-30 11:50 收藏 阅读人次:3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