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党务论谈

农村党员教育要多些“泥土气”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委组织部 王莹莹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农村党员教育是提升党员素质能力的关键举措,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有效落实落地,群众心目中党和政府有无威信。但,长期以来,农村党员教育却存在“上头热、下头冷”,“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听过即学过,学过即了解,了解即掌握”等形式主义问题,从上往下看党员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有模有样,从下往上看却高高在上、浮在面上,不接地气,没有生气,农村党员听不懂、学不会、理解不透,更掌握不了。农村党员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多点“泥土气息”“山里味道”“本地特色”。

  群众语言是理论走进农村党员的最好中介。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用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讲清了中国革命领导权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用“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把改革开放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化繁为简,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用系列“平语”、故事将复杂高深的治国理政理论传入了寻常百姓家。农村党员普遍文化知识层次较低,高深的政策理论如果不加阐释,“原汁原味”教给他们,只会“原汁原味”地返还回来。党员教育不在于追求引经据典、大开大合,更不在于高高在上、泛泛而谈,而是要根据受众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否则一旦“一张通稿用到底”必定是费时费力还不讨好、不见效。

  接地气方能聚人气、知人心方能入人心。面对农村党员这一特殊群体,需要深刻把握农村党员的理解层次、水平,努力将高深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用农村党员“听得懂”的话讲农村党员“听得懂”的理论,解决政策理论与农村党员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正言正理”春风化雨,用“民言民语”沁入心扉,真正戳到麻骨,解开思想扣子,达到入脑入心入灵魂的良好效果。

  最真实走心的教育往往最可信,最潜移默化的的教育往往最有效。理论教育要声入人心,还需用好身边事、身边人这个传统法宝。农村党员的身边事,来自日常生活,来自远近邻里,虽然“泥土气息”很重,却冒着热气、透着生气,有亲和力、有凝聚力,更接地气,也更受欢迎。在农村党员教育过程中,要积极选树党员可学可信的典型事例、人物,拉近先进典型与普通党员之间的距离,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把党的理论融进党员日常生活,让农村党员在润物无声中真融入、真思考、真受益。
发布人:水岸沂城 发布时间:2019-8-1 09:50 收藏 阅读人次:6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