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外婆家的大变化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徐健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小时候,我经常和妹妹在暑期长假到外婆家玩,那是个比较大的村寨。每次去外婆家,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需要克服几十公里的崎岖道路。虽然村口紧挨着公路,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里的路况很糟糕,每次乘车,我总是被抖动得浑身不自在。妹妹害怕坐车,看到班车从远处摇摇晃晃地驶过来,她就躲得老远,吵着要外公和舅舅驾着马车送我们回家。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外公外婆到邻村的亲戚家吃酒。那时候两个村之间的路不好走,大多是山路,许多地方马车都过不去,全凭两条腿。那一次,我吃尽了山路的苦头。

  在当时,马车是村里常见的交通工具,因为方便出行,特别是跑场做生意的更是必不可少。我外公外婆就是经常驾着马车四处跑场卖百货,这也成了一家人重要的收入来源。村里那时还没通电,晚上是用煤油灯照明。大人们忙完一天的农活回来,吃了晚饭后,喜欢聚在一起闲聊,这成了当时农村最主要的消遣方式。

  我们那里的夏天比较热,入夜时,许多村民就扛着竹席和棉被到砖房顶上铺着睡觉,吹着凉快的自然风,睡起来非常舒适。外婆家老木屋的旁边盖有砖房,虽然面积不算大,但也够几个人在房顶上躺着。后来,邻居家也盖起了砖房,房顶很宽敞,晚上有很多人都到上面躺着,有说有笑,很热闹。我和妹妹特别喜欢在房顶上睡觉,总是吵着要舅舅带我们到邻居家的房顶上去,在那里,可以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经常围在一起做游戏。有时我们静静地躺着,用手指着满天的星星,画着各种图案。如果半夜下雨,大家就迅速用竹席卷着棉被奔回屋里,每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外婆家是个大家庭,每逢假期,在外读书的大姨、小姨和小舅他们都会回来,家里很热闹。外公外婆会把所有家务安排得很顺畅,一家人各负其责。早晨,天刚蒙蒙亮,外公和大舅就背着镰刀到后山割草喂马,小舅负责砍柴,而外婆则扯着嗓子把大姨、二姨还有小姨她们一个个叫醒。大姨的胆子最大,负责到田坝溜马;二姨很勤快,早早就去井边挑水回来做饭,打扫卫生,然后还要兼喂猪的活儿;小姨年纪稍小一些,负责到井边洗衣服。我记得每次早上起来,就只看到二姨在煮饭,其他人早就出门了,到了午饭时间,大家才陆续回来,整个屋子又恢复了以往热闹的场景。

  我对外婆家后山脚下的水井印象特别深,那是用大石板隔开的四口水井,从饮水、洗菜、洗衣、清洗杂物四个方面来分的,旁边还有浴池。每天,水井周围都很热闹,家家户户都离不开那四口水井。我经常跑去那里玩,因为井里有很多小虾,在井边抓小虾,是我儿时在外婆家最大的乐趣之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我的外婆家所在的村子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有了巨大的变化。通村公路早已修好,寨与寨之间、组与组之间都是整洁的路面,每天有很多车辆往返于村里和县城,过去出行的苦恼早已不复存在。这些年,村里有不少农户发展规模化的种养殖业,许多家庭还买了汽车,做起生意来更加方便。现在已经很少看到有人驾着马车出行。村里安上了太阳能路灯,各家各户亮着电灯、放着电视,整个寨子一片明亮,村民坐在家里就能上网。夏天的夜里,已经没有人再到房顶睡觉,家里都有电风扇,有的还装了空调。

  大姨、二姨、小姨和小舅他们早已到县城工作和生活,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大舅则接过外公外婆的班,继续四处跑场做生意,前几年还买了一辆大货车。2011年,外婆家在村口的公路边盖起四层楼的砖房,正式告别住了多年的老木房。承载我儿时许多美好记忆的那四口水井还在,四周铺满了树叶,村里早些年就通了自来水,烧水做饭洗衣和各种生活用水都很方便,现在很少有人再去井边了。

  春节期间,我们都会到外婆家聚会,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特别热闹。我经常带着妻子和女儿在村里四处走动,讲述我小时候在井边玩耍的趣事,说一说外婆家这些年来的变化。
发布人:叶随风而飘 发布时间:2019-8-11 08:57 收藏 阅读人次:3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