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我和新中国共成长】那一份不变的“传承”

四川省眉山市委组织部派驻阿坝州金川县河东乡达尔甲村第一书记 宋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33年我还未出生,不曾见证,后37年我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见证了祖国的不断强大,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变,虽然身边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一直没变的,是那一份对于工作执着的“传承”。

  1982年,我出生在四川眉山的一个小山村,我们那个地方很贫穷,但是我们镇却有着与现实不符的名称——富牛镇,富牛镇也叫烂泥沟,从字面上看就能体会那是一个多么贫困的地方,我正是出生在富牛镇的一个小山村广佛村,听母亲说,是一名“赤脚医生”接的生,当时母亲难产,幸好母亲常年做农活身体“强壮”,不然我就见不到她了。

  百年老校,我儿时美好的“记忆”。1985年,由于父亲是名人民教师,我和母亲从农村来到了县城,来到了父亲工作的地方,四川眉山中学,该学校始创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名为眉州中学堂,1952年更名为四川省眉山中学校,1960年被省教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儿时我就生活学习在这里,那时学校里树木茂密,进门左右两个假山池,池内喂养着红鲤鱼,操场旁边有个大池塘,池塘旁的桑葚树结出的桑葚个大味甜,在这里我居住了26年,但父母至今仍居住在这里。依稀记得,刚来时我们一家居住在池塘边的一间小平房里,那时学校还有锅炉房,母亲就在锅炉房烧开水,后来,我们搬进了学校的四合院,那时我们家有了第一台电视机,14寸黑白电视机,我高兴不已,晚上守着观看《射雕英雄传》。在四合院住的日子,我最喜欢用冬寒菜汤拌饭,因为汤汁是紫色的,十分好看,我时常端着饭碗,抬根小板凳坐在门口吃饭,也许是“显摆”,也许是习惯,现在已记不清,却仍然记得虽然没有肉,但是饭菜是可口的。现如今,该学校已搬迁新校址,学校也卖给了一所公立中学,儿时的房屋、池塘、树木都已不在,唯一留下的是当时学校办公的那排平房,历经好几十年,风雨不倒,估计是为了纪念。

  半百老人,我始终追寻的“身影”。父亲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现已退休,半百老人,19岁当民办教师,在老家农村教书,后考试师范校,毕业分到四川眉山中学,从教师转为行政,用一己之力撑起来我们这个家。儿时,总觉得父亲很忙,那一排至今仍保存的办公平房,夜晚都有父亲的身影,我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不陪我玩,整天都这么忙,渐渐地,我慢慢懂事后才明白,父亲是因为母亲没有工作,一人工资微薄,只能夜晚写文章挣稿费补贴家用,尽自己最大努力给我和母亲更好的生活。父亲是个工作狂,在自己履职的几个学校,都是兢兢业业,成绩突出,就连他从校长职务上“突然”走下时,虽然心有不甘,但仍然没有停下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脚步。现如今,我也工作15年了,并且在市级部门,也许受父亲影响,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性格沉稳,不拍领导“马屁”,我向组织提要求,默默无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干好每件事,并且也追寻着父亲的“身影”,坚持写作,现在不用挣稿费补贴家用,写作只为兴趣,也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

  学龄儿童,我努力成为的“榜样”。如今我也为人父,有个即将上二年级的儿子,由于我被组织选派到四川藏区援藏驻村,现已“服役”一年,陪伴儿子的时间较少,虽有愧于他,但我希望我这两年能影响到他,努力成为他以后的“榜样”。前段时间,由于脱贫攻坚国检完成,组织给予我这一年来难得的一次休假机会,我回家陪伴了儿子几天,每天陪他做作业,我也每天写一篇文章,儿子每天都会问我,你也有作业啊?我就会跟他讲他爷爷年轻时写文章挣稿费补贴家用的故事,也会跟他说我为什么写文章。因为儿子数学较好,一直都是100分,语文不太好,上期只得了96分,已经暴露出对语文的兴趣减退。虽然我和他妈妈给他加了很多语文方面的额外作业,目的想提高他的语文水平,但是由于他心有抵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我想通过我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写作来提醒他学好语文的重要性,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他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我始终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儿子学习的榜样,一直在学习,一直在路上。
发布人:ms_ss 发布时间:2019-8-11 14:46 收藏 阅读人次:9817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