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田田的荷塘 依旧迎风招摇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广播电视台 王刚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1948年8月12日,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在北平逝世。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是中学学习《背影》的时候。听老师说,文章很感人,但我体会不到。

  高中时候,偶然间购得一本薄薄的《朱自清散文集》,暑假每夜几乎都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扬州的夏日》《潭柘寺戒坛寺》《航船中的文明》《白马湖》《给亡妇》《背影》……每一篇,每个字,都有着独特的味道,都熔铸了作者的情感与表达。因为喜欢夜里看书,暑假结束,我“成功”近视了。别人问我为啥戴眼镜时,我总是很骄傲地说,“看书看的”。

  少年的记忆总是让人记忆犹新,就像初恋始终会刻骨铭心。从一本小册子开始,从一个个跳跃的文字里,我喜欢上了朱自清,喜欢上了那个感觉总是带着文艺气息和忧郁眼神和钢铁内心的朱自清。

  如果说文字的美是朱自清的外表,那他一定是当之无愧的美男子、人见人爱的“小哥哥”。然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朱自清不仅用震撼人心的文字在文学的江湖里占据重要城池,更用内心的坚守在知识分子的爱国气节中书写着慷慨激昂的战歌!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朱自清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朱自清不仅仅是文人,更有着中国文人独有的文人风骨。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文人风骨始终表现出独有的精神张力,书写着家国情怀与个人志趣的壮丽诗篇。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人风骨与气节鼓荡奋拔,激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成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支撑。

  1927年7月,盛夏的清华园荷叶田田,然而朱自清却“心里颇不宁静”。92年过去,如今盛开的荷花或许已不再是朱自清看过的荷花,如今碧绿的荷叶或许已不再是曾经的莲藕上绽放的颜色,如今荡漾的碧波或许已不再是曾经的微风抚慰的淡淡的忧愁……然而,朱自清先生的文人之志、爱国之心、报国之行却在岁月中洗尽铅华,沉淀出永恒的精神意蕴。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不买配售面粉,我想,朱自清就是那种舍身求法的人——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身躯,挺起文人的精神脊梁!

  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不是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的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文艺工作者更不能例外。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而朱自清,就是那样用自己的笔和情怀抒写,无愧于人民和历史的人。

  朱自清先生走了,也带走了92年前盛夏夜晚的清华园的荷塘。92年之后,那方田田的荷塘,依旧迎风招摇……
发布人:王刚 发布时间:2019-8-12 08:37 收藏 阅读人次:3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