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走出“无人可用”怪圈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委组织部 朱从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笔者在调研时发现,不少单位或多或少反映或者抱怨“无人可用”。稀奇的是,翻开干部职工名册在编在岗的人员并不少,如此反差当引人深思。“无人可用”成为不少单位和部门效率不高、懒政怠政、推责卸责的“挡箭牌”“卸力阀”,让上级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犹如一记重拳打在海绵上。困难没解决、任务没完成、工作没推进不是不想干、不敢干,而是组织上不支持,“无人可用”怎么干,把矛盾和问题甩给组织。

  诚然,确有部分单位因为人员短缺造成事业推进不力,但这绝不是主流。其实,透过“无人可用”的伪装外衣,深层次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点。一是害怕所选之人能力不强、经验不足把事办砸而不敢用;二是因为某些同志无私无畏、不求进步而不给用;三是领导层级任人唯亲、有失公允,以主观臆断代替事业为上而不想用。如果“不敢用”“不给用”“不想用”杂糅到一起形成一张大网,试想一个单位漏网之人能有几何,“无人可用”也就不足为奇了。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持续向好、百尺竿头,还需下一番绣花功夫,打破选人用人利益藩篱,走出“无人可用”怪圈。

  搭舞台、创机会,建立人才梯队,解除“不敢用”的后顾之忧。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让没有实践经历的干部到重大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在克难攻坚中增长胆识和才干”。面对年轻干部、缺乏工作阅历的同志,首先,不能简单地束之高阁以减少出错的机会,没有谁天生就会或者不能某事,更多地要为想干事的人积极搭建育才舞台,创造成才机会。其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尽量不出错但也不惧怕出错也是我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绝不能让容错纠错机制躺在文件里、挂在嘴边上、回荡在会场里,因噎废食绝不能成为选人用人的应有姿态。

  立规矩、严执行,狠抓作风建设,扫清“不给用”的无所畏惧。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更好促进事业发展。严管不是把干部管死,不是把干部队伍搞成一潭死水、暮气沉沉,而是要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严管和干事创业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把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归咎于从严管理,这是错误的。从严管理干部是对干部真正负责,干部要领悟到党组织的良苦用心,习惯于在严格管理中工作生活,切不可把严格管理当成逃避责任、消极怠工的借口。建立鼓励激励机制,纠正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维偏差,坚决杜绝干多错多的恐慌心理蔓延。扫清懒政怠政“障碍栏”,不换思想就换人,让跟组织谈条件、讲价钱的党员干部没市场、无好处。

  明红线、守底线,坚持事业为上,打断“不想用”的利益链条。用人以公,方得贤才。历史上那些盛世治世,都注重立公道、举贤良。公正用人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组织路线上的体现,应该成为选人用人的根本要求。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用人要事业为上,不能凭领导者个人亲疏、个人好恶来取舍,也不能一味平衡照顾、论资排辈、降格以求,更不能把职务作为私相授受的个人资源。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选人用人,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做到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最合适就选什么样的人。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把政治生态搞清明。
发布人:径水流深 发布时间:2019-8-12 09:23 收藏 阅读人次:337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