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初心·使命”大家谈·学习心得

初心修远 崇尚实政

吉林省通化县委组织部 徐永飞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初心修远 崇尚实政
——读《朱批——康雍乾用人与治吏》有感

  治国必先治吏。中国古代历史文明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智慧。正如乾隆皇帝所说,“用人乃政治之大端”“用人尤为行政首务”。朱批作为清代皇帝处理国家事务的重要记录,也是国家行政部门的原始档案。往往朱批表达的是没有修饰过的历史,它剖开的社会断面,可以拉近我们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距离,甚至有种亲临其境的感觉。以史为鉴,“择其善者而用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将古代的用人与治吏思想为当代所用。

  讲官德。做官之要,莫过公正清廉。官德,是指官员的个人品德,也即职业道德。由于官员手握国家赋予的权力,肩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所以,他们个人的道德,也必然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政权稳定。“当官三法”受到清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康熙帝曾多次亲笔书写“清慎勤”三字赐予内外诸臣,告诫官员要“操守清廉、谨言慎行、勤于政事”。光绪朝大学士刚毅在《居官镜》中还总结出“忠、敬、诚、直、勤、慎、廉、明”的八字居官要诀。为警示官员自律,地方衙署中大都高悬“天下为公”“清正廉明”的匾额。康熙帝认为地方治理关键在于官员自身的德才,故有朱批“有治人无法治”,他要求地方大员要做好表率,要廉洁,要有才干,下属自然安分守己。

  重才能。凡有材具之员,当惜之教之。《尚书·洪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国家行政的史书,书中讲到为官者应该具有的才能。曰:居官者,当“有猷、有为、有守,三者并重”。这三要素即是有谋略、有作为、有操守。康熙帝在统治的中后期,开始关注官员的治才及行政效率,强调官员要有“实行”。雍正帝选用官员,十分注重才能,没有能力、沽名钓誉者绝不在他任用范围之内。至乾隆朝,国家日趋鼎盛,乾隆帝重用一批在国家行政及社会经济领域掌握“专业技能”的官员。可以说,为官者的才能直接关乎国家政策贯彻与落实的效果,在国家经济进入急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尤其需要有操守且有才能的官员,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才克用周”。

  崇实政。自古圣贤为治,皆尚实政,最恶虚名。留心社会问题,讲究经世致用,是孔孟之道及程朱理学的学术宗旨,也是儒家将道统转为“治天下”的政治实践。进入清朝以后,更加注重“躬行”“笃实”“践履”等学以致用的“治道”。康熙帝是清朝最早尊崇理学的皇帝,他强调通过弘扬儒学道义达到国家安定太平的目的,崇尚“实政”,并以此理念用于国家政治。直到晚年,他仍谆谆告谕官员,“崇尚实政,不贵空言”。要求督抚等地方大吏,凡关系民生兴利除弊,有裨风化诸务,即予以实行,已利地方。“实心实政”、不尚虚文,是康熙帝一直强调的行政作风,也是他大力倡导的“为官之道”。雍正帝曾刻“兢兢业业”玺,来勉励自己要勤于政务。

  识大体。封疆大吏,以察吏安民为第一要务。“识大体”是清朝皇帝对官员政治素质的高要求,它要求官员要有远见卓识,在处理政务时能顾全大局,从大处着想。从康雍乾三帝对官员,特别是封疆大吏的朱批中,不难看出,“识大体”就是强调官员在执政过程中,要把握执政为民的理念,“实心实政,爱养斯民”。康熙帝嘱咐江苏巡抚雯陛辞:“尔至彼处,当以爱养民生为要务”。雍正帝即位后有谕旨曰:“爱民惠下,是第一要务”。乾隆帝对“识大体”的要求更高,他认为,为百姓的利益不惜丢官的官员方为识大体者。“行爱民之政”,就要在自己的为官生涯和政治实践中,为民谋利,造福一方百姓。在这里,利民是一切政治举措的要义和出发点。

  树模范。康雍乾三帝用人喜好不尽相同,对官员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但是都重视通过“树模范”来激励和驾驭官员。康熙帝勘定战乱后,下令布宣德化,强调以廉洁为本,推行清官政治。“清官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康熙帝树立的清官典型。雍正帝则以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为“实心实力”的模范督抚,三人在仕途上都是破格超擢跻身于封疆大吏之列,而且所任官缺也是雍正帝为其“因人设岗”量身打造。乾隆帝树立的典型多是干练的经世奇才,大多官员具备实务经验,在农业、粮食、赈灾、河工、海塘、采矿等经济建设领域掌握“术业专攻”的技能。雍正帝曾在朱批中有这样的感慨:“若各省督抚皆能如田文镜、鄂尔泰,则天下允称大治矣”。

  加勖勉。勖勉,除了勉励、鼓励之意外,还有儆戒的意图。康雍乾三帝在统御群臣的过程中,不断有“慎之勉之”“勉之戒之”“勉之为之”的谕旨。当体朕心以为心,共加黾勉,始终如一。“加勖勉”是古代帝王惯用的一种统治方式,能够有效激励官僚群体奋发有为,既是对优者的褒奖,也是对瑕瑜互见者的鞭策和警示。如康熙帝在朱批中对吴存礼予以告诫:“滇省万里,尔等做大臣,常思近如咫尺才是。凡文武大小官,各个都是好官,京中自然听的明白”。言外之意,所有官员看起来都是好官,但一远离京城、远离皇帝的视线,往往就为非作歹。康熙帝表示自己虽在京城,但耳目遍布各地,地方官的功过是非、好与不好,他还是了解得一清二楚。

  惩贪腐。“贪”是指官员非法侵占公共财物,坏的是官员的品行,人只要有一念贪私,便“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腐”是指吏治败坏所形成的政治状态。康熙朝著名清官陈瑸说:“贪官不在所取之多寡,取一钱即与取千百万金等。必一钱不取,方可谓之清廉。”清代考核官员,有“贪、酷、罢软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八法处分,而对“贪”“酷”最为严厉,但系贪官,一律革职,永不叙用。对贪腐要从根本上整治。孔子说“克己复礼”,“克己”需要像朱熹说的那样“修身”,“复礼”则要健全法制法规。清代理学名臣杨明时说:“大法小廉,大臣能廉,仅得其半,非廉无以行法,非法无以佐廉。”

  有幸能读到《朱批——康雍乾用人与治吏》,朱批作为清代帝王处理国家政务的一种方式,体现着他们用人、治国的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学术气息。历史从来都是一面镜子,对后世有着镜鉴功能。历史的如椽巨笔,需要魂脉牵引;时代的伟大征程,需要初心导向。新时代下,广大党员干部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信仰,铁肩担重任、履职为人民,不断树立有担当、有情义、有血肉,可亲可近、可信可敬、可学可做的新时代领导干部形象。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工作任务中,彰显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
发布人:刀笔小吏 徐永飞 发布时间:2019-8-12 15:03 收藏 阅读人次:3340

回复

1刀笔小吏 徐永飞发布时间:2019-8-12 15:30

第三个标题“崇时政”写错了,应该是“崇实政”,烦请后台帮助更改一下。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