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涵养“白居易的愤怒”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广播电视台 王刚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唐朝贞元年间,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刚上任时,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

  审案时,赵乡绅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面对送礼者的明示暗示,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当场命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四十大板!”行贿的银子则用于接济贫苦百姓。白居易的那一声厉喝,那一次愤怒,让清正廉洁的光芒愈加迷人。党员干部面对诱惑,不妨多一些“白居易的愤怒”。

  “白居易的愤怒”是为官者对清明廉洁的恪守。为了赢得官司,赵乡绅和李财主可谓“煞费苦心”。但他们却“押错了宝”,为自己赢得了“四十大板”的“有利位置”,读之令人忍俊不禁。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顾协也是一个“怒打送礼人”的。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位高权重,为政清廉。有一次,他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东汉名臣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如果没有对廉洁的坚守,就会让自己的人生失守,最终万劫不复。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党员干部不妨学一些“白居易的愤怒”,用清明廉洁坚守精神的高地。

  “白居易的愤怒”是有权者对公平正义的坚守。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在唐代张固所撰的《幽闲鼓吹》中,就曾记载了一个“钱能通神”的故事。白居易如果收了赵乡绅的银子,自然偏袒赵乡绅、收了李财主的银子,赵乡绅自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如果廉洁的底线都失守了,如何能有威信?如何能守住公平正义?作为县令,是一个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如果没有公平正义在心头,如何能干出一番事业?面对两个送礼者,白居易严格按照法律各打四十大板,将“行贿银”用于接济群众,真正做到了不偏不倚,坚守住了公平正义。古人说,钱可以“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牢牢记住生活中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党员干部一定要严以用权,坚守公平正义,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老实人吃亏,以秉公用权捍卫党员干部形象。

  “白居易的愤怒”是读书人对文人精神的信仰。张载在《横渠语录》中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这也是中国历代文人不懈的精神追求。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文人风骨始终表现出独有的精神张力,书写着家国情怀与个人志趣的壮丽诗篇。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代代有志向的文人用自己独有的风骨与气节,激荡出中华文人的精神信仰,构建了中华文化人格的精神坐标。作为文人,白居易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信仰,他不愿意因“铜臭”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不愿因身外之物让自己的信仰蒙尘。因此,面对送礼者,他愤怒了,在愤怒中坚守并升华了中华文人精神。于是乎,沿着诗行,伴着那一声愤怒,白居易一步步走向经典……

  一千多年过去,白居易“各打四十大板!”的声音仿佛依然铿锵有力,送礼者的哀嚎依然萦绕在耳边回响。面对送礼者,白居易愤怒了,甚至有些歇斯底里,但他的愤怒让人精神一振,他的愤怒让人热血沸腾!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涵养“白居易的愤怒”。
发布人:王刚 发布时间:2019-8-15 09:06 收藏 阅读人次:3424

回复

1许许790515发布时间:2019-8-15 11:02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涵养“白居易的愤怒”。

引用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