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不再让基层“抱着水缸喊渴”

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工委 杨瑞兵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为此,我们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主动拥抱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下至街道乡镇,抓人才促发展已成为在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关键的共识。

  然而,在基层,依然存在“抱着水缸喊渴”的现象,比如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些地区不善于挖掘资源、借助“外脑”,专业化人才参与程度不高,导致效果不理想,甚至“不会干”;一些地区,本该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人才资源,变成了节假日“象征性”的联系下;更有甚者,个别单位当起了“二传手”,对人才政策、技能培训等等,满足于转发通知,结果不甚了了……凡此种种,基层不仅“抱着水缸喊渴”,更有“水缸没水”的窘境。

  正确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先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识人的慧眼”被摆在了首要位置。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人才来说,同样如此。对于基层来说,因为存在“人才就是那些搞科研的、玩互联网的、当教授的”片面认识,视野狭窄导致发现人才的慧眼收到了蒙蔽。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可见,人才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而是就在我们身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于基层来讲,那些群众意见领袖、基层治理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脱贫攻坚带头人等等,是我们更加迫切需要的人才。只有心中有“大人才观”,识人的慧眼才会擦亮,更多市井中的千里马才能竞相驰骋。

  感情维系,是人才发光发热的重要纽带。一些基层单位经常感慨,自己的地方小,招不来优秀人才,于是乎放慢了网罗人才的脚步。我们常讲,靠事业招人、靠感情留人。当前,我们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特别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正是人民最需要、机会正当时、舞台最瞩目的时候;同时,落叶归根的乡土情怀,经世致用的家国梦想,一直魂牵梦绕着广大人才。基层单位只有掐住了事业和感情的交织点,用党和国家的需要、老百姓的期盼,抓好事业线、打好感情牌,让走出田间地头、深山密林的人才,把知识和能力浇灌到一片片热土。

  吹好东风,让人才施展抱负。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基层在人才使用上常感觉“不好发力”;反过来,想干事的人才又找不到“着力点”。问题的症结在于两条线没有交叉到一起。当前,各基层都在尝试类似于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居民议事厅等等协商议事平台,何不妨把那些致力于基层治理、民生保障、智慧生活的人才一并纳入进来,有事大家商量。我们基层要学会放手,让专业事情专业人才做,专业人才也要学会用基层视角和群众语言做专业事项。只有基层把好方向,广大人才在快车道上,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发布人:无相劫指 发布时间:2019-8-15 16:04 收藏 阅读人次:2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