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三代人舌尖上的岁月

贵州省仁怀市委组织部 向廷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生活的必答题。央视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让每一个吃货流连忘返、垂涎欲滴。新中国即将迎来70岁华诞,在这70年的光阴里,我们的饭桌上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食物从无到有、从差到好、从外到内、从简到繁,不同年代饭桌上都留下了特定的印记。爷爷、父亲和我,三代人,跨越了新中国70年光辉历程,从吃饱到吃好,见证了三代人舌尖上的岁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爷爷年代的饭桌上,吃饱是一件奢侈的事。爷爷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八年抗日战争才开头,国内战争不断、硝烟四起,虽然贵州省处于内陆省份,不是战争的主战场,但是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依旧很苦,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吃饱饭更是一个奢侈的梦想。时代楷模黄大发的家乡曾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苞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吃饭的困难可见一斑。记忆中的爷爷对于吃饭总是很节约,还记得小时候吃饭把米饭掉在了桌子上,爷爷都会让我捡起来吃了,每一粒米都舍不得浪费,每年秋收以后,爷爷总在收割以后田地里转悠,每次回来手里面都握一把稻穗,总是严肃的对我说:“农民就要珍惜庄稼,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后来日子越来越好,但是爷爷在饭桌上依旧那么“吝啬”,每一盘剩菜都舍不得倒掉。长大懂事以后,爷爷给我回忆起一段往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时候,农村生活十分困难,十家有九家都揭不开锅,很多人出去讨饭为生,他指着对面一户邻居对我说,那户人家的老人就是在哪个时候被饿死的,我们家因为勤快加上往年节约下来的余粮,勉强度过那段苦日子。饿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至今想象不到,小时候的我只要肚子咕咕叫,就感觉难以承受,更别说饿到生命的尽头。爷爷他们那一辈在舌尖上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教导我懂得了粮食的珍贵。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亲年代的饭桌上,吃饱成为了一件常事。父亲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的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家有余粮不再是梦想,红米饭、苞米饭逐步退出饭桌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大米饭。父亲时代饭桌上相比爷爷那阵,要丰富很多,应季的蔬菜都能准时出现在饭桌上,时不时还能吃上一两顿猪肉,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父亲给我说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我们家每年都会杀上一头过年猪,有时还要杀两头,至今一年也未曾间断过,现在过年杀猪可能就是图个热闹,没什么值得期待的,毕竟新鲜猪肉随时都能买到,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过年能杀猪,是一件足以让周边邻居羡慕不已的事情,年夜饭上的“硬菜”也全靠它。

  说起父亲的厨艺,那确实很一般,母亲在家的时间他几乎从来都不会做饭,他做饭菜总是被我们“嫌弃”,自己却感觉良好,大口大口的吃,时不时还夸奖自己厨艺两句。小的时候,三菜一汤是家里面吃饭的标配,吃饱饭更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只要不浪费,吃多少都可以,爷爷他们吃饱饭的愿望终于在父亲这一辈的年代得以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这代的饭桌上,吃好成为了舌尖上的追求。就如《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一样,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一年四季,中国人饭桌上的美食交替更换,湘菜、川菜、粤菜、鲁菜等菜系都能出现在百姓的饭桌上。我是属于九零后的一代,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从未对吃这个事情犯过愁,吃上大米饭已经成为了饭桌上最低标准,顿顿有肉不再是过年时候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吃饱已经不是目标,吃好成为了我们这一代的追求。

  新时代饭桌上的丰富程度,已经达到足不出户尽享天下美食地步,通过网络渠道,利用一系列的手机APP,异国他乡的美食可以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出现在自家的饭桌上。舌尖上的安全也是我们这一代更加关心的问题,原产地、品种选择、耕种方式、农药残留等因素都是考量的重要指标。相比老一辈的饮食观念,我们年轻一代对于吃的追求更加精致、细致,不再有吃不饱、吃不好的担忧和顾虑,更加注重饮食的科学配比,营养合理搭配,不将就、不凑合,严把“吃”字观,逐步养成了健康的饮食观念。

  70年的岁月,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断的实现。饭桌上的变化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和繁荣,舌尖上的中国彰显着14亿人民的生存智慧和生活价值,也是新中国发展征程中的历史印记。中国饮食根植的文化渊源,通过70年的沉淀和洗礼,向世人讲述着更具味道的中国故事。
发布人:乡下干部 发布时间:2019-8-23 16:36 收藏 阅读人次:3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