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三代人的“豆腐情缘”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委组织部 王攀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豆腐,可以说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了。相传豆腐早在汉朝就已发明,而且最初据说不是很好吃,但两千余年流传下来,经过不断改良和创新,如今的豆腐,无论“烧炒煎炸煮”,每一种做法都会美味可口起来。关于豆腐,每代人都有不同的记忆,诉说着那些岁月的故事。

  爷爷:自家磨出来的豆腐最香

  爷爷奶奶一直都有自家做豆腐的习惯。听爷爷说以前村里经常有卖豆腐的商贩挑着豆腐篮子吆喝,但是他从来没有去买过,因为他觉得自家做出来的豆腐才是最好的,吃起来才是最香的。

  老家后院一直都放着一个小磨子,听爷爷说,还没有打黄豆机器的时候,就是靠它把黄豆磨成浆的。每逢农忙时节,奶奶就会从陶瓷缸子里把去年存的干黄豆盛好,用手推着小磨子,一圈一圈转动的同时,白色的豆浆就从下端溢了出来。然后用特质的布把多余的豆渣滤去,把豆浆放在大锅里面煮,再点上卤水,成形后在放入一个四方形的木头模具里,盖上纱布,用重一点的东西压实。用不了多久,一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就“新鲜”出炉了。爷爷说那时候家里穷,每次豆腐刚做好,他都会生吃一大块,不用什么蘸料吃起来也很香。由于豆腐存放不了多久,奶奶经常会把豆腐切成小块放至发霉,然后拌上调料放在缸中发酵,最后就做成了“霉豆腐”。小时候,我一直吃不来“霉豆腐”,觉得是臭的,但爷爷却很喜欢吃,就着它可以吃上好几碗白米饭,而且每次出门都会用小玻璃瓶装上一瓶,他常说:这就是家的味道!

  父亲:拿手菜是“家常豆腐”

  因为以前跟着村里做“坝坝宴”的师傅学过厨,父亲的厨艺在年轻的时候很好,好到村里只要有人办酒席的时候,都会请他过去“露一手”。听母亲说,刚和父亲处对象的时候,他没事就往外公家里的厨房钻,在外公外婆眼里,厨艺估计为他加了不少分。

  年轻的父亲喜欢做菜,也喜欢吃自己亲手做的菜,他最得意的便是“家常豆腐”这道拿手菜。把奶奶做好的豆腐切一大块下来放在左手上,右手熟练的用菜刀轻轻把豆腐一片片切进烧热的油锅中,用小火慢慢把它们煎至两面金黄捞出。因为以前是柴火灶,我和弟弟就一边在灶前添着柴火,一边用手抓起还没有冷却的豆腐往嘴里塞,虽然每次都会把手指和舌头烫伤,但我们都很享受那种争抢着吃的感觉。等我们不吃了,父亲才把煎好的豆腐和从自家蔬菜大棚里摘下的凤尾或者豌豆尖放在一起,用精心调好的“秘制”料汁一起翻炒,最后一道“家常豆腐”就香喷喷出锅了。和爷爷喜欢吃的“霉豆腐”比起来,父亲的“家常豆腐”是我记忆里最可口的菜肴,虽然后来因为外出打工,父亲的厨艺退步不少,但是那道“家常豆腐”依然是那“熟悉的味道”。

  我:最是“清白”能致远

  《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可能是因为以前从事过地质事业,吃惯了“红烧豆腐”“酸辣土豆丝”等特别下饭的菜,如今我对豆腐也是情有独钟,不管是烧的还是煮的,甚至“腐乳”和“臭豆腐”,都能引起味蕾最原始的反应。

  成家后,妻子恰好是个极其不喜欢吃豆腐的人,只有烧烤摊上的“烤豆干”能勉强让她吃上几口,于是,我们两个人在吃的方面也就有了“分歧”。虽然在家里的饭桌上豆腐已被列入“黑名单”,就连作为“酸菜鱼”“红烧鱼”的配菜都已绝无可能。但是在外面吃火锅、汤锅的时候,她总会体贴地点上一份豆腐,让我“解馋”。一直以来都觉得,豆腐和我特别有契合之处,比如,在从事地质的时候,我去了很多省份,但无论环境如何改变,我一直都是“随遇而安”,这恰恰和做豆腐的“顺其自然”相似;再如,不管是以前地质生涯,还是后来光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又从事组工事业,我都一直信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之道,这也和豆腐“方方正正、洁白晶莹”有相似之处。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一方豆腐,香远益清,诉说着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小故事,也蕴含着做人处世的大道理。在一代代人的记忆中,豆腐也将变得越来越有味道。

发布人:23克拉 发布时间:2019-8-26 17:04 收藏 阅读人次:569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