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有感于“军需处长冻死”和“炊事班长饿死”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路南街道办事处 方文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描述红军长征中的牺牲故事很多,有两则故事在我的记忆里扎下了根,化成了思想的绿叶和精神的花朵。这两个故事分别是“冻死的军需处长”和“饿死的炊事班长”。前者大意是说过雪山时,一名红军冻死在风雪中,将军看他衣着单薄,非常愤怒,准备问罪于军需处长,这时队伍里传出了哭泣声,牺牲的那位就是军需处长……后者是讲过草地时,一名炊事班长把好不容易弄到的鱼汤和野菜让给战士,自己则偷偷吃剩下的鱼骨头,最终饿死了。

  曾几何时,我们信奉“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他们却毫不利己地把保障生命最重要的给养送给别人,把危险和死亡留给自己。这种极端的奉献精神,正体现着“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的“特殊”之处。在我遇到挫折、意志不坚的时候,想起这些故事,内心总是充满感动、又重拾坚强。尽管当下的牺牲奉献意识有所弱化,但这种精神却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如果9000万党员都在内心涵养它释放它,同样能跨越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关山险阻、风风雨雨,创造出一个新的更大的胜利和辉煌。

  牺牲精神中彰显着最坚定的信仰。“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革命信仰,无法在优越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而要在艰苦的天地间不断砥砺。官兵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仰体现在哪里?就直接体现在那些大无畏的艰苦奋斗与牺牲奉献之中。据统计,长征中共有10万名将士壮烈牺牲;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倒下。这种牺牲所彰显出来的价值光芒,正好照亮了坚定信仰的奋斗之路。无论是被冻死的军需处长,还是饿死的炊事班长,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高尚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在恶劣的环境里,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穿暖、吃饱。但他们从不以自己的衣食为虑,而是时刻忧虑着革命的前途,忠诚于党的事业。正是怀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才能义无反顾地选择牺牲、选择奉献,最终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

  牺牲精神中彰显着最坚强的党性。党性与先进性紧密相连,“舍己为人”的牺牲奉献正是这种超越人性、见证党性的生动表达与鲜活缩影。在“冻死的军需处长”和“饿死的炊事班长”故事外,还有一个故事同样令人动容。红军翻越海拔5100多米的雪山“党岭”时,后续部队在山崖下发现露在雪外的一只胳膊,拳头紧握,掰开一看,手里握着党证和一枚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党员,1933年2月入党。”在生命的最后仍然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这个宁死不屈的拳头,其实也是长征途中以及革命队伍里千千万万个牺牲奉献者的生动注脚。这样的牺牲,并不意味着某个生命的终结或者停止,而是意味着某种力量的新生、迸发。在最困难的岁月中,在最艰险的征途上,党性就是明媚的阳光,能驱散严寒,鼓舞人心;更能昭示希望,指引方向,凝聚起“迎着胜利向前方”的奋斗力量。

  牺牲精神中彰显着最坚决的斗争。红军的斗争对象,不仅是凶残的敌人,还有恶劣的环境,更有自己的生理与精神极限。烛光与黑暗搏斗,迎来光明,牺牲自己。如果说为个人美好的生活而奋斗是初心,那么,自觉地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奋斗则是使命。一个人,一支队伍,有追求,有奋斗,有牺牲,贯穿于整个过程的拼搏与斗争,就显得格外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感天动地。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严酷的斗争中,红军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无不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践与担当,他们奋不顾身、赴汤蹈火,牺牲自己而照亮别人。“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回顾长征故事,就能更好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涵养斗争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平凡岗位上贡献出一页页崭新的人生篇章。
发布人:一默如雷 发布时间:2019-8-27 14:39 收藏 阅读人次:246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