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我和祖国共成长——奉献的青春最美丽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王丽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对于一个步入古稀之年的人来说,岁月在他身上刻下老态龙钟、饱经沧桑的印记,却也阻挡不了老当益壮生活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美好生活正灿烂。

  七十岁,对于新中国来说,正是春秋鼎盛、年富力强。有如毛主席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的青春追忆中朝气蓬勃、信念坚定的精神面貌。七十岁的祖国,青春正盛。

  二十五岁,是我学成就业、走向基层的第一年,在就业志愿书上“填下”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的那一天,我深知报效社会报效祖国的青春就要启航。今年此时,我已在乡镇基层服务两年,一切都还是既陌生又熟悉,我的探索依然处于初始阶段,奋笔疾书谱写青春年华正当时。生于乡村,回归乡村,虽然不是自己的那个故乡,却有着一样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一草一木皆是童年的乐趣,一山一河皆是生命的来源。

  参加基层工作的第一站是镇政府信访办,在别人眼里这是一个有点“棘手”的科室,上访群众态度“蛮横”,思想“固执”,工作不好展开又不受重视,会经常受到老百姓的质疑。带着这样的疑问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等待我的第一个挑战是听懂这里的方言。当时有些愣神,原来在北京的乡村还有地方语言,并且是不那么容易听得懂的方言。很多时候前来上访的群众一看我是外地来的小姑娘,都会耐心地重复他们说的话,确保我能准确地记录基本信息。经过几个月的适应,我能基本上听懂这里的方言了,工作也更顺利了一些,但是我深知还有新的挑战等着我。比如,接到信访件后如何有效地协调相关科室尽快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对于一些不合理诉求如何向群众解释?怎样处理集体访时上访人员在镇政府的滞留情况等等。在各位老同事和前辈的关怀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做好这份工作的技能,逐渐认清了自己的职责,就算工作中的挫折再多,也不能轻言放弃,正是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决定了群众对我们的看法。要用初心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逐步打破人们对信访工作的偏见和质疑。

  第二站我来找到了镇党建办,开始从事组织宣传工作。虽然一切都要重头开始,但是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调动之前就听说组宣工作“没两把刷子不行”,一要有才,二要能吃苦,加班写稿子是常事。有了在信访办工作的经验,我觉得不能轻易被“传言”所说的困难吓倒,只要我脚踏实地虚心学习,勤加锻炼,一定能够慢慢胜任这份工作。组宣工作相对于信访来说,节奏更快了,需要掌握的技能更多了。虽然不与信访一样和太多的群众打交道,也不能脱离群众去完成工作,因为组织宣传工作需要在群众中获取灵感、搜集素材、汲取智慧。加入组宣队伍不到两个月,我深知探索之路才刚开始。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是全国著名的扶贫支教志愿者冯艾在服务日记中写下的感受。在我看来这种心得体会是当前所有奋斗在基层的大学生村官选调生都有的体会,选调生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志愿者,他们志愿来到条件较为艰苦的乡村地区,用自己的青春支持祖国的乡村振兴建设。这其中就有着说不出的艰辛、藏不住的快乐和最纯粹的初心。

  100年前的中国留学生,有句让人感动的话:“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新时代,我们的青春虽然没有如此艰难,我们的选择也不会有如此的悲壮,但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为的。大学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和理想抱负的一种选择,他们想用自己年轻的力量为祖国建设注入青春的活力,助力祖国伟大复兴民族梦早日实现。我与祖国共成长,将用我的青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我想那将会是最美的青春。
发布人:门头沟区斋堂镇 发布时间:2019-8-29 20:38 收藏 阅读人次:277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