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孩子们的“一节课 ”选调生的“一辈子”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人民政府 张耀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五个故事。那些曾经被忽视、遗忘的历史又一次展现在国人眼前。大幕徐徐拉开,“第一课”在教给孩子们很多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投身选调事业、为之奋斗终身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一节课”制作红旗,“一辈子”吾心向党。《红岩》和江姐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发生在白公馆的“绣红旗”却鲜为人知。当年在狱中,狱友们放风时听到新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便决定把被子上的红色被面拆下来,把黄色的纸撕成五角星形状贴在上面,制作属于他们的“五星红旗”。郭德贤老人亲自见证了这个制作过程,她说“我们想做一面红旗。可不知道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就做成大五角星在中间,四个小五角星在四角。”虽然形状和真实的五星红旗有所出入,却象征着当时革命同志们的拳拳爱国向党之心。作为选调生,“一辈子”不忘初心,踏踏实实紧跟党走,是我们在工作之初就应该树牢的使命。我们是党的肌体细胞,细胞的生存离不开肌体,细胞的状态也决定着肌体健康与否。选调生应该学习红旗制作者罗广斌们的向党之心,矢志不渝,砥砺前行。

  “一节课”勇攀珠峰,“一辈子”坚定理想。1974年,25岁的夏伯渝报名参加了登山队。1975年5月的珠峰登顶过程中,夏伯渝将自己的睡袋让给队友,导致被冻坏死、被迫截肢。2014年,65岁的他靠着假肢,重新走上了登顶珠峰之路,却遇上珠峰雪崩,16个夏巴尔向导丧生。2015年,他再度出发,却遭遇尼泊尔8.1级大地震,虽然幸免于难,他的珠峰梦却再度搁浅。2016年,夏伯渝第四次挑战珠峰。“在到达8750米的高度的时候遭遇了暴风雪,那时候我做出了最难的抉择,下撤。”2018年5月,他第五次冲击珠峰,终于在“老人与山”的故事中画下了最美的符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代大学生要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选调生选择去条件艰苦的基层,不是去“镀金”,而是在淬炼青春中,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奠定“一辈子”坚定理想的基石。

  “一节课”机甲比赛,“一辈子”创新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这两所985名校上演的“机甲大师救援赛”,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中小学生目不转睛。推土机器人可以把土块推下山崖,为救援车辆和人员开辟道路,铺桥机器人可以把自己当成路,让救援车辆快速通过断桥。其趣味性和科技感十足,是整场节目的焦点之一。这也让我想到了服务人民过程中,应该创新方式方法。选调生在摒弃“天之骄子”的傲气的同时,要善于利用新科技新技术新思想为大家谋福利。比如:搞财务工作,可以从各村以前的纸质工资表升级成电子工资表,供大家随时查看;搞党建工作,可以在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多引进其他创新理念,更多打造便民、利民、富民阵地;搞民政工作,可以在田间地头和群众拉家常,吃得进粗茶淡饭、聊得来家长里短、解得开难题难事,在创新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发布人:_kara 发布时间:2019-9-5 10:18 收藏 阅读人次:24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