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那些年“穿梭”于城镇乡村的“爆米花机”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周银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周末带着小侄女到城里去玩,路过一条人烟稀少的街角,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一团不大的火苗跳动着,满脸灰黑的老汉正不紧不慢地摇着黑色的老式爆米花机。摇了一会儿,老汉把爆米花机的一头放进编织袋里,随着洪亮的一声吆喝,用脚一踩,“嘭”的一声巨响,白烟过后,编织袋里多了半袋子香喷喷的爆米花。顿时心有所感,我便掏钱买了一袋爆米花,递给小侄女。


  “二爸,这个爆米花好丑,一点也不好吃,还有点苦。”小侄女的话牵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想起那些年父亲带着我和“爆米花机”穿梭于城镇乡村的情形,熟悉的场景、欢乐的氛围一时间占据了我的脑海……

  孩提时代,时常会被父亲硬生生塞到一辆破旧不堪的木板车里,一路颠簸,走街串巷。一个小风箱、一个小炉子、一节铁管子连接风箱和炉子的气筒、一口黝黑的“灶台锅”、一个盛爆米花的大麻布口袋,一声一声吆喝。“灶台锅”的一端有个摇把,是装玉米和放炮使用的;另一端也有一个摇把,上面还有一个表,用来计量温度和时间的。“灶台锅”看起来又黑又重,充满神秘感,中间大,两头小,圆鼓鼓的,黑漆漆的,神似一颗炸弹。

  当父亲一走进街巷、乡村时,孩子们便奔走相告。乡亲们也都用葫芦瓜票舀些玉米出来。大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爆些米花给孩子们解馋。粮食是自己家种出来的,加工费也才一角钱一斤,对于买不起零食给孩子们吃的大人们来讲,无疑是一个公道价格。

  看着父亲掀开黑不溜秋的“灶台锅”盖子,“哗啦”灌上满满一杯黄澄澄的玉米,然后在里面放少量的糖精。然后烧上炭火,一手拉动风箱,风箱吹出呼呼炉火,一手不紧不慢地有节奏地摇动着摇手,左三圈右三圈,不停地转动,金黄色的玉米在锅里不停地翻转,同时父亲还眼神一秒也不放松地死盯着镶在锅架上的那块圆表。虽然炉火带出来的烟和灰扑向父亲的脸上,但他依旧面带微笑。

  十几分钟后,父亲把“灶台锅”扔进那个早已熏得乌黑的圆桶,圆桶的一头套着一个脏兮兮的大麻布口袋。父亲大声吆喝着:“注意啦,要‘炸’了!”每当这时,我和其他小朋友就会跑得远远的,然后双手紧紧地捂住双耳,背着身,不敢看。偶然间看到父亲就好像一位魔术师,一踩、一拉、一扯,“砰”的一声巨响,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喜悦也随之而来。那些早已在爆锅肚子里闷得难受的玉米粒们,一下子冲进筐子那头脏兮兮的口袋中,一朵朵玉米花竞相绽放。

  看着孩子们欢快地蹦跶着,大人们也被这种热闹的气氛所感染,乡村上空也好像是笼罩着一股暖意融融的味道。

  时光荏苒,光阴悄然流逝,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传统爆米花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大人们也不会让孩子吃这种食品了。

  随后带着小侄女去电影院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影院旁边看到一个用现代机器制作爆米花的小贩,把制作材料放进仪器,短短一两分钟就制作出美味可口的爆米花,于是买了一份爆米花给小侄女。

  “二爸,这个爆米花比开始那个好吃,不苦。”小侄女吃着爆米花欢喜地说道。我看着小侄女,笑了笑,用手摸了下她。

  现如今,现代机器替代传统手艺,爆米花也有了无数的口味。可惜再也吃不出那种味道……


发布人:大扑云 发布时间:2019-9-6 09:22 收藏 阅读人次:37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