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培训只有“接地气” 结果才能“有灵气”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委组织部 易思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前几日,笔者经历了一次培训,但和往常不同的是,以前是“接收者”,这次是“输出者”。自认为前期也准备了不少,但是最后的效果似乎并未达到想象的那般。后来我询问了一些参加了培训的同志的想法,从头到尾回顾了一遍整个培训过程,对自己也进行了一番自我反思。对于培训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培训,一定不能是“先入为主”,要学会“换位思考”。往往需要通过培训来进行解读的,都是不易理解的内容,时间紧、内容多,必须要能抓住重点、找到难点,各个击破。但是,主要攻克“重难点”,并不是说一开始就要直奔主题。“万丈高楼平地起”,必要的“打基”过程还是要有的。很多时候,参训对象也是各有不同,大家事前对于培训内容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秉持“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原则,最好假设大家刚开始对于培训内容的掌握都为零,就跟老师讲新课一样,从头开始,循序渐进。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宁可多啰嗦几句,也不能漏掉每一个可能让人“抠脑壳皮”的点。

  培训,一定不能是“空中楼阁”,要学会“脚踏实地”。概念解释必不可少,能帮助听众快速了解和区分相同和不同的内容。但是只在字面上下功夫,即便是“咬文嚼字”“字斟句酌”的培训也是没有灵魂的。没有实例的培训永远不能让受众入脑入心。培训不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最终只能学无所用。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在培训中多一些实例,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帮助听众深入理解和掌握,吃透概念,学懂弄通,举一反三。增加实例的学习,能让大家提前了解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前掌握应对和解决的办法,这也是对于提高后期实施工作效率的不二手段。

  培训,一定不能是“千篇一律”,要学会“因材施教”。一个讲稿讲到底,一个课件到处讲,这样的培训只能是碰运气,因为缺乏对培训对象的情况把握,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这种形式主义般的培训能让参训人开始时轰轰烈烈,满腔热血,但结束时就如一盆冷水从头浇下,绝对透心凉,浪费了时间、精力和资源,啥也没学到,这样的培训还不如不开展。而且人各有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培训就应该做到“分级分类”,因人而异、按需施教、因材施教,以培训需求为前提统筹规划,根据培训对象特点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发布人:12371网友wl8508 发布时间:2019-9-8 16:44 收藏 阅读人次:79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