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70年变化 一个“买”字了得

北京市平谷区委宣传部 马振水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今年夏天,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各大商圈人如潮、灯似昼,夜经济日渐火热,新一波消费热潮涌动京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都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民消费力不断增强升级,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消费领域报告显示,2017年,在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5.1%,远高于资本形成总额(33.8%)及货物和服务净流出(1.2%)。消费支出提高,消费能力提升,也实现了北京人从“吃饱肚子”到“享受生活”的跨越,“买买买”的背后是首都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大支撑。

  眼下,中秋将至,节日市场异常活跃,月饼的品类繁多,样式丰富,曾经吃上月饼都是一件奢侈的事。“一九五几年我从老家来北京打工,买东西都是凭票供应,逢年过节才能买上点儿干果、肉类改善生活,那时候总吃不饱。”70多岁的赵惠亭老人无限感慨,家里摆满了儿孙送来的礼品,他现在发愁的是“吃不完”。

  从“吃饱肚子”到担心“吃不完”,市民生活的一个细节,彰显出社会消费品日趋丰富。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积贫积弱,商品极度匮乏,别说中秋节买月饼,就连基本的吃喝都让人发愁。1949年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8亿元,体量仅是2018年的0.02%。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也进一步扩张。1953年零售额越过了10亿元,1996年零售额越过了千亿元,而到2015年零售额则突破了万亿元大关。52岁的护士老谭,1983年花30元买了台收音机,1990年夫妻俩月工资600元,到2016年增长到8000元,夫妻俩当年买了iPad、扫地机器人等新潮消费品。如今,买几千元的商品对于老谭家来说是件“不犯算计的事”。

  不仅买东西不用算计,首都市民的消费已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市民在商品消费上实现了“四级连跳”,而今服务消费越来越受到首都市民青睐,文化教育、艺术欣赏、体育娱乐等提高自身素质和精神享受的发展型、享受型服务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享受生活,不仅体现在买的畅快上,还得体在买的快捷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销售迅速崛起,2018年,北京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632.9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4%。足不出户,商品到家。

  当下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首都消费市场高度发达,市民消费水平显明提高,一个“买”字体现出首都市民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发布人:sqlr0015 发布时间:2019-9-12 17:20 收藏 阅读人次:197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