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变化的房子 不变的家

江苏省海安市委组织部远程办 黄成俊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房子就是家,就是归宿。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家中的房子几经变化,从不到三十平方的瓦房到两层小楼再到城里的电梯房。房子在不断变化,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1986年,老房子里的小小梦想。

  灰砖砌成的瓦房是祖屋的西厢房,是父亲三兄弟分家时抽签分得的。这个不到三十个平方的瓦房没有像样的厨房,做饭的地方和卧室连成一体,父亲却在这里完成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记忆中老房子的屋顶开了个A4纸大小的天窗。那个时候,我喜欢枕在母亲的手臂上,透过玻璃数天上的星星。当然老房子里的记忆并不都是美好。一到梅雨时节,父亲都要爬上墙头,用雨布盖在瓦片上,雨水打在塑料布上噼里啪啦的声音搅得人睡不着。那个时候,有一间不漏雨的房子是全家人的愿望。

  1991年,心目中家最初的模样。

  5岁那年的春天,家里的新宅基地上垒起了红色的砖头垛子。父亲和母亲每天都在忙着如何设计房子,厨房、房间、客厅、房间,从东到西依次排开,边上还建了两间偏房,用来放粮食、农具等。一个多月后,一排红色砖墙、黑色瓦片的五架梁房子终于建好。搬家的那天,家里来了好多亲戚,那种开心劲儿似乎渗透到每一根汗毛里。我和小姨一起担着篮子往新家搬鞋子,曾经摆满老房子的各式家伙放在新房子里显得稀稀落落。在后来的数十年里,父亲和母亲每年都会给家里置办新的家具、电器。彩电、煤气灶、冰箱……在供销社工作的父亲喜欢赶时髦,什么新花样,都会买回来尝鲜。那时候觉得幸福的三口之家或许就是这个模样!

  2004年,小楼里面添新彩。

  进入新世纪,村里的二层小楼渐渐多了起来,许多居民搬到政府规划的集中居住点。居住点有健身器材和广场,一到晚上,很是热闹!父亲也开始琢磨着盖楼房。“楼房要有两个卫生间,要装太阳能热水器,伢儿结婚了住在楼上,我们老两口住在楼下。”母亲是个说在嘴上,拿在手上的人。挑了个好日子,新楼房动工了。这时的父亲已经下岗跑起了长途运输,时间并不多。从墙砖颜色到铝合金的材质,从自来水接入到煤气灶台的摆放,里里外外都靠母亲张罗。一个月里,母亲茂密的黑发里生出了些许白发。那一年,我也考上了大学。搬进楼房的两年后,父母请师傅对家中进行了装潢,贴了墙纸,做了吊顶,装了各式水晶灯,和城里并无两样。

  2016,别样的双城生活。

  因为在邻县工作,也因为孩子上学方便。工作8年后,和妻子有了一些积蓄,我们便贷款在邻县县城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搬来后,母亲老说站在城里的高楼上,仿佛还能看到老家房子的样子。但是为了我们,她坚持在“鸽子笼”里住了下来。父亲还在跑长途运输,依然很忙碌。每逢父亲休息,母亲总要赶回老家,忙一桌好菜。而那几日,我和妻子便会随着父母过起了双城生活。一家人坐在同一张桌上吃饭,一起聊天,岁月易老,但家人之间的温情一直都在。

  三十多年,几经移居,生活在变,不变的是生活的态度,不变的是一家人始终在一起,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的精气神!在波涛滚滚的发展洪流中,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奋斗都是时代前行的印记,一个个印记汇聚成一个民族的发展力量。奋蹄前行的脚步指引着我们前行,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用奋斗书写时代华章!
发布人:12371网友o6jth7 发布时间:2019-9-16 17:41 收藏 阅读人次:3288

回复